
IMF将马来西亚202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从1月时的4.7%下修至4.1%,反映出区域更广泛的下调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马来西亚202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从1月时的4.7%下修至4.1%,反映出区域更广泛的下调趋势。
该组织在2025年4月发布题为“政策转变的关键时刻”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大马经济将在2026年增长3.8%。
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2.8%,比今年1月的预测低0.5个百分点。
在大马的区域邻国中,IMF将印尼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5.1%下调至4.7%。
菲律宾的增长预期则从6.1%下调至5.5%,而泰国的预测也从2.9%降至1.8%。
IMF指出,重大的政策转变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并重新引发不确定性,再次考验全球经济的韧性。
“自2月以来,美国已对其贸易伙伴宣布多轮关税措施,其中一些国家已实施反制措施。”
“市场最初对这些宣布反应平稳,直到4月2日美国几乎全面实施关税措施,引发主要股指创纪录暴跌、债券收益率飙升,随着在4月9日及之后宣布暂停关税并增加豁免商品范围,市场出现部分回稳。”
IMF重申,全球经济正处于关键转折点,经历长时间充满挑战及前所未有的冲击后,2024年大部分时间已有企稳迹象。
“通货膨胀率已从数十年来的高位逐步回落,虽过程曲折,但整体趋向各国央行的目标。劳动力市场亦已恢复常态,失业率与职位空缺率回归至疫情前水平。”
在生产力方面,IMF指出,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日益扩大,制造业活动持续从发达国家转移至新兴市场。
疫情初期,各国的工业产出均大幅下滑,但其后的复苏路径却存在明显差异。
它指出,中国的工业产出大幅回升,欧盟的小型经济体和东盟五国(印尼、大马、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也实现扩张,但日本和欧盟主要经济体的产出仍未恢复至疫前水平。
IMF提到,美国的工业产出反弹幅度强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大宗商品方面,IMF预测2025年燃料价格将下降7.9%,其中油价将下跌15.5%,煤价则下降15.8%。
预计这方面的跌幅将因天然气价格上涨22.8%,而得到部分抵消,此轮天然气涨价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分别是天气比预期寒冷,以及自1月起俄罗斯停止经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2025年,非燃料类大宗商品的价格预计将上涨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