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有逾40年历史的敦沙顿花园将展开社区重建计划,槟州政府计划在安顿原居民的同时,善用其土地兴建更多可负担房屋。
槟州房屋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山达拉祖周六(4月19日)召开记者会指出,该花园共有30栋5层楼组屋,于1979年至1995年分阶段建成,总计有1260个单位,每户面积约400平方呎,皆无电梯及专属停车位,设施老旧。
他表示,相关组屋占地约16至17英亩,如今只需用上2至3英亩土地,即可兴建2至4栋现代化组屋以安置原居民,其余地段将规划发展其他可负担房屋。
他说,槟州前房屋行政议员佳日星设下22万间可负担房屋的兴建目标,目前已完成17万间,还剩5万间未达标,而土地有限的槟岛唯有透过社区重建方式,才能继续推展这项目标。

旧组屋停车位严重不足
“若以每单位容纳4人计算,整体计划所提供的可负担房屋将足以安顿逾全槟50%人口,相信槟州将成为全国首个能为超过一半人口提供可负担房屋的州属。”
他也指出,旧组屋停车位配置严重不足,以往为每4个单位分配1个停车位,新计划将改善此问题,每个单位将配有专属停车位。
当被问及需耗时多久才能完成与居民的谈判时,他表示:“预计不会耗时太久,这些旧组屋早已暴露诸多问题,相信大部分居民都会接受。”
山达拉祖也补充,全槟目前已有7项正在进行的社区重建计划,包括打枪埔组屋、峇央峇鲁玛苏里组屋、大英义学园组屋、武吉哥隆组屋、Taman Mesra、威省麦曼珍组屋,以及西鸽路组屋。敦沙顿花园将成为第8个纳入社区重建的地点。

重建前优先维修
另一方面,山达拉祖也表示,尽管敦沙顿花园已被纳入社区重建计划,该组屋仍将在重建前优先进行维修工程,让居民短期内能有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因此,他宣布,房屋及地方政府部(KPKT)将拨款90万令吉,用于提升该组屋的基本设施。
他指出,该维修计划原本是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于去年视察敦沙顿花园时,提出由该部与州政府各自出资1令吉的配对拨款计划,惟最终倪可敏决定由该部全额承担。
他列出,维修工程涵盖:第3A座楼走廊灯管重新布线工程;更换第二期走廊与楼梯栏杆;更换第二期AT、AU及AV座楼的屋顶;以及,第二期组屋道路重新铺设工程。
他指出,上述工程将在4月11日正式动工,预计耗时12个月。
此外,他也指出,槟州政府今年共批准57项组屋维修工程,总拨款达2097万5000令吉。

另一方面,斯里德里玛州议员陈汇萍也感谢州政府长期以来对敦沙顿花园居民的协助,并补充除了组屋维修计划,倪可敏也拨出额外100万令吉,用于提升敦沙顿花园的小贩中心。
她指出,该小贩中心提升工程总费用为330万令吉,扣除该部拨款后,剩余款项将由槟岛市政厅承担。目前市政厅已设立临时帐篷安顿小贩,工程也即将展开。
分层地契工作完成 居民须委律师“转移产权”
武吉牛汝莪国会议员蓝卡巴星则感谢槟州政府成功完成敦沙顿花园的分层地契工作。
他说,这项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今终于解决,让居民获得实质保障。
不过,槟州房屋局总经理代表法鲁拉兹指出,虽然分层地契工作已完成,但居民仍须委任律师完成“产权转移”(pindah milik)手续。一旦完成,每栋组屋将成立各自的共管机构(JMB),届时,州政府才会正式与这些机构主席展开重建谈判。
他强调,共管机构的成立是推动社区重建计划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