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密切关注马来亚大学在2025/26学年大幅调涨直接招生制(Direct Intake)学费一事,并要求高教部正视,采取有效监督措施,避免学费超乎常理,影响国人对高教发展的信心。
“高等教育是一国进步的原动力,国立大学为提供公共教育而设,是人才的摇篮,不是知识的卖场,马大作为本国顶尖高等学府,在决定大幅调涨学费前,应当公开说明理由,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理解。“
否则,董总发文告指一旦其余国立大学纷纷跟进,受影响的还是广大莘莘学子。届时不但严重破坏高等教育的公共性,还偏离了教育本义,唯恐令高教商品化。
”现有的大学录取制度已导致许多修读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的优秀生,被迫选择学费昂贵的直接招生管道入学。然而,学费骤增将使这些学生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甚至被迫放弃升学机会。“
”这起事件除了暴露直接招生制的弊端,预科班丶STPM和直接招生这三个类别的录取人数比率,是如何制定的?又根据哪些标准和原则产生?相对于预科班和直接招生制,何以STPM学生的录取人数偏低?这种明显失衡的录取差距,对寒窗苦读多时的考生并不公平,政府为何未及时纠正?”
2023年国会资料显示,文告指STPM考生被国立大学录取的比例远低于预科班和直接招生制,包括热门科系如医学丶法律和牙医,其中药剂甚至仅为个位数。
文告续称,国内目前已有数以百计的私立大专院校,如今仅有的约二十所国立大学的运作不应向前者看齐,形同变相的私营化发展。反之,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应仿效砂拉越政府,实行免费高教政策,让更多人都有机会享有高等教育。
”教育与社会资源理应合理分配,政府也须秉持公平正义原则,始为昌明大马的根本之道。若要解决国立大学财务短缺,不该在学生身上动脑筋。政府亟需思索如何扩大高教经费,提升教育品质,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浪费公帑。”
它質疑,我國今的年财案,教育部和高教部各获得641亿和180亿令吉拨款,这些拨款究竟是否用得其所,各大学所获拨款流向和具体使用情况,也应该公开透明、定期公布,这才是政府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