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再加征34%关税,中方宣布反制,将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4月7日发表题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评论员文章指出,美国再加征关税,短期影响出口经济受压,但“天塌不下来”,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随时可以出台。
短期影响出口经济受压
文章指出,当前应客观分析美滥施关税对中国影响,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坚定应对美这一轮遏压的信心。
(一)美滥施关税将对中国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此次美国政府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加上此前加征的关税,将严重抑制双边贸易,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但要看到,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冲击,中国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近年来中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对美市场依赖已在下降。中国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出口下降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
美国内不少产品对中国依存度较高。当前美国不仅在很多消费品上离不开中国,很多投资品和中间产品也需要从中国进口,有若干品类依存度超过50%,短期内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来源。
展现“越压越强”韧性
(二)当前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应对美关税冲击有底气、有信心。2017年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无论美国怎么打、怎么压,中国始终保持发展和进步,展现了“越压越强”的韧性,这成为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最大底气。
(三)面对美滥施关税的乱拳,中国心中有数、手上有招。中国已与美国打了8年贸易战,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出台的很多政策,如将今年财政赤字率确定为4%左右,运用国债资金扩大对“两新”、“两重”的支持等都是超常规政策的具体体现。
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
(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外部环境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