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众与嘉宾、主办单位代表合影。
人力资源部长兼大山脚国会议沈志强指出,道教文化对马来西亚华社,特别槟城华社而言,不仅是宗教信仰,更是凝聚社区力量的精神支柱,也是华社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举例,由大山脚福德正神会管理的大山脚伯公埕玄天庙拥有140年历史,该会在100年前成立了大山脚义学班,为当时的孩子提供免费教育;百年来,该庙在华教、慈善和文化保留方面贡献良多。
他周六出席“道行天下,传承千年”第2届槟州道教文化节仪式时指出,这项节庆也是一种文化保留,文化传承的活动。

沈志强说,道教在贸易、做生意方面也有所贡献,好比伯公埕汇集了很多已在当地做生意百年之久的小贩,这言明道教在社区与国家的发展中,宫庙也作出多方贡献。
他补充,昌明政府肯定各宗教组织对建国的贡献,从去年至今已拨款5000万令吉,作为非伊斯兰宗教所场的维修基金。
上述活动是由马来西亚道教总会槟州分会主办,北海新芭观音亭斗母宫协办,槟州和谐机构为支持单位。

林秀琴:让文化“走”出去
槟州社会发展、福利及非伊斯兰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说,槟州政府自2021年成立槟城和谐机构,正是为了搭建各宗教信仰的对话平台,其中推动了非伊斯兰膜拜场所修复基金、宗教用地问题的解决、和谐街计划等。
她说,在当今社会需要思考,如何让年轻一代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答案就是让信仰“活”起来,让文化“走”出去。
她说,本届文化节有来自14家道教庙宇的展示,包括远道而来的吉打天后宫,还有21个组织参与的施医义诊和中华文化展览。

马来西亚道教总会槟州分会理事长准拿督陈咏隆说,此次文化节汇聚了槟州乃至全国各地的庙宇,各自带来独特的信仰特色,共同呈现道教的庄严、慈悲与智慧。
他指出,从设坛展示到神轿游行,从书法艺术到义诊施医,这不仅是一次盛大的文化庆典,更是道教大家庭同心协力、携手传承的见证。
马来西亚道教总会总会长陈和章道长说,该会已极力争取将道教节列为公共假期,因为兴都教徒的屠妖节、佛教徒的卫塞节和基督教的圣诞节已列为公共假期。
会上,沈志强和林秀琴分别拨款5万令吉及1万令吉,作为2025年道教文化节活动基金。
出席者有双溪浮油州议员彭心慈、峇眼惹玛州议员朱悦权、前槟州行政议员拿督斯里彭文宝、槟州和谐机构总经理欧宗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