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 2月 26日
主页 报动视频

名人政客报章遭假冒 慈善公益限额送好康? 都是投资陷阱(附视频)

- Advertisement -
听文章 Powered by 光华网

近日,网友在脸书等社交平台上揭露多个假账号。这些账号盗用个人照片及媒体图片,假扮知名政客、企业家,甚至是中文报章媒体,意图欺骗网民。

这些假账号通常以“免费赠送好康”、“财富密码分享”,甚至“慈善公益”等为主题发布贴文,吸引用户关注。然而,实际上,这些贴文的真正目的是诱导投资,鼓励用户加入所谓的“投资群组”。

- Advertisement -

诈骗者通常使用“限量名额”的营销手法,以“首50人免费”或“前100人专享福利”等字眼诱导用户点击广告链接,可能转入另一个讯息平台或不明网页。这些虚假广告不仅会骗取个人资料,还可能引导用户安装不明软件或程序,进而打开手机或电脑系统的安全漏洞,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轻易入侵设备。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诈骗广告的文案模式高度相似,使用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刻意规避敏感关键字,以符合社交平台的规定,巧妙地避开系统检测,从而逃避封锁。

如何辨识诈骗广告及虚假账号

为了帮助公众识别诈骗广告和虚假专页,网民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查证:

  1. 检查账号信息:点击该账号的头像,查看其追踪者数量,若粉丝极少且账号近期才注册,极有可能是诈骗账号。
  2. 观察专页内容:诈骗页面往往内容匮乏,仅发布少量贴文,且多数为广告宣传。
  3. 付费推广模式:这些诈骗页面主要依靠付费广告进行推广,而非自然传播。
  4. 多个相似账号:不法分子通常会创建多个类同的虚假账号,以增加可信度并扩大欺诈范围。
随着AI技术的进步,诈骗分子利用换脸或换嘴技术篡改视频,使网民难以辨别真伪。

AI诈骗新手法 滥用技术冒充名人

与此同时,网络上亦出现不法分子滥用人工智能(AI)技术制作虚假视频,假冒名人、政客的形象及声音,诱导网民加入投资。AI技术的崛起犹如“双面刃”,一方面推动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却被诈骗集团利用,从事非法活动。

- Advertisement -

专家提醒,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应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任何涉及投资或慈善的资讯,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内容。若遇可疑广告或账号,应立即举报并避免点击链接,以免落入诈骗陷阱。

相关新闻: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立即申请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Executive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ilayah Persekutuan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DevOps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6.5K /Month
› 立即申请
  • Java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10K /Month
› 立即申请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