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专科医生张修修:父母培养幼儿奉行马来西亚健康餐盘的习惯,可以适度增加孩子生产抗体的能力。
文:陈晓云
图:陈晓云、部分取自世界卫生组织
由于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儿童在生命初期每年感染多达12次病毒是常见现象。对此,家长无需过于忧虑,更不应采取极端手段,将抗生素视为万灵药。儿科专科医生张修修强调,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包括益菌),并非所有身体不适都由细菌感染引起。滥用抗生素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问题,还可能导致细菌产生更强的抗药能力,使治疗失效,得不偿失。
儿科专科医生修修指出,细菌感染曾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一些细菌如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沙门氏菌和破伤风梭菌,可引发严重疾病。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使人类成功控制了细菌感染的蔓延。然而,由于对抗生素缺乏正确认识,许多人误将其视为治愈所有疾病的灵药,不论疾病由细菌还是病毒引起,都会盲目服用抗生素,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
她解释说,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病毒无效。细菌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自行代谢和繁殖,而病毒则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复制。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抗生素无法对其发挥作用,盲目使用可能延误治疗。
细菌有时对人体有益,例如乳酸杆菌能帮助消化食物。张修修指出,人体皮肤、肠胃、母乳中都含有有益细菌。相比之下,病毒的目标是复制自身,感染宿主是其存在的唯一意义,是纯粹自私的基因。
尽管科技进步,病毒感染仍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如吞咽、吸入、昆虫叮咬、性接触或经孕妇传播给胎儿等。病毒感染的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常引发咽喉痛、流鼻涕和咳嗽,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鼻窦炎。1岁以下的儿童感染病毒,易引发细支气管炎,出现哮喘症状。
病毒感染还可能侵害肠胃、肝脏、神经系统、皮肤及胎儿等,部分病毒甚至致癌,如B型肝炎。孕妇感染寨卡病毒、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如失聪、智力受损和心脏畸形。
遗憾的是,目前许多病毒尚无特效药医治。医生通常只能对症治疗,如用退烧药、喉痛药或电解质减轻症状,而无法像对细菌感染那样直接杀灭病毒。擅自使用抗生素可能延误病毒感染治疗,还可能破坏体内微生物群的平衡,导致便秘、消化不良、免疫系统低下等问题。
张修修强调,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变异,形成耐药性,使原本可轻松治愈的感染变得难以控制,甚至危及生命。她警告,如果抗生素失效,面对耐药性细菌,孩子可能无药可医,后果不堪设想。家长应谨慎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造成的长期健康隐患。
乱用退烧药比流感发高烧更危险
在流感季节,常听说高风险群体是儿童和老人。然而,儿科专科医生张修修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流感病毒会挑选感染对象。事实上,流感病毒不挑人,差别在于儿童和老人这两个群体一旦感染流感病毒,病情往往不止是普通感冒那样简单,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例如,儿童可能因此患上肺炎,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脑炎,需要送入加护病房进行救治。
张修修解释,由于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烧,体温常升至40度,有时甚至持续一周。尽管如此,医生通常只会为孩子开普通退烧药,如扑热息痛(Paracetamol)。
然而,一些母亲看到孩子高烧不退,认为普通退烧药不足以缓解孩子的病情,便自行购买肛门退烧栓剂,希望快速降温。对此,张修修警告:“母亲们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擅自使用肛门退烧栓剂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些栓剂含有华伦WAREN(非类固醇药物),与口服退烧药一起使用,可能导致孩子急性坏死性脑炎(脑死亡)。临床上,我已经见过不少类似案例。”
因此,张修修劝告家长们不要过于恐惧孩子发烧。“其实,发烧是身体对抗流感的自然反应,说明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胡乱用药,反而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一旦孩子发烧,应立即就医,进行检测(如拭子测试),以确认感染的是细菌还是病毒,以及是哪种病毒或细菌。让医生帮助孩子度过感染期,而不是擅自购买药物让孩子服用。”

每年接种疫苗
降低流感并发症几率
儿科专科医生张修修表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并减轻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这不仅能减少住院的可能性,还能降低死亡率。
“通常,接种了疫苗后,即使感染流感病毒,症状也不会太严重,通过服用合适的药物,大多数人都能自行康复。”
为什么需要每年接种疫苗呢?张修修解释,这是因为全球存在多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如H1N1、H3N2,以及流感病毒A、B、C。此外,这些流感病毒变化迅速,去年的疫苗可能无法抵御今年的新病毒。
通常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是A和B型,而C型病毒则主要感染动物。当谈及各种病毒的差别时,张修修指出,每种病毒都有RNA,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外部的蛋白质不同。H和N分别是不同的蛋白质类型。尽管如此,它们引发的症状大致相同。因此,疫苗专家通常根据当年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流感病毒来制定疫苗的配方。
美国科学家持续研究每年的流感病毒趋势,并在每年八月更新疫苗种类,以确保有效应对当年的病毒。
“此外,首次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效力会逐渐下降,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新的疫苗。”
对于坊间认为接种过多次疫苗会对健康构成威胁的说法,张修修强调,这没有科学依据。疫苗经过多年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安全质量测试,才会获得批准使用。
至于最佳的接种时间,她建议,鉴于11月是流感高峰期,建议孩子们在每年的9月至10月接种,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让疫苗发挥作用。“当然,即使错过了这段时间,之后接种也是有益的,毕竟在马来西亚,流感全年都有发生。但如果能在9月至10月内接种,效果最佳。”
她补充,尽管我国的流感没有特定季节,但高峰期通常集中在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雨季期间。

骨痛热症疫苗的重要性
除了流感疫苗,儿科专科医生张修修也鼓励幼童接种骨痛热症疫苗。她指出,骨痛热症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分I、II、III、IV四种型别。
“重复感染不同类型的登革病毒,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反应,从轻微或不明显的症状,到典型的发烧、头痛、全身酸痛、骨头疼痛、出疹等登革热表现,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脏肿大等警示征象,甚至导致严重出血或严重器官损伤,甚至脑炎。”
张修修指出,2024年,马来西亚的登革热发病率显著增加。截至11月,累计确诊病例达112,833例,死亡104例,平均每周都有1人死亡,较去年大幅上升。
当人们感染登革热病毒1型时,身体只会产生对1型病毒的抗体,但这种抗体无法抵御其他类型的登革病毒攻击。因此,第二次感染可能比第一次更严重,因为缺乏相关的抗体。
随着马来西亚药物管制局(DCA)于2024年批准“Qdenga”登革热疫苗,这款疫苗已于6月11日正式推出。通过接种这款疫苗,人们可以获得对四种类型登革病毒的免疫力,发烧病率减少80%,住院率降低90%,症状也明显减轻。凡是4岁或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均可接种。

免疫力不可过高
拥有多年从医经验的儿科专科医生张修修表示,许多家长常问,孩子经常生病是否是因为免疫系统紊乱或免疫力太低?
她指出,很多人误以为免疫力越强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她解释,任何事物都需保持适中,就如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健康,免疫力也是如此。如果免疫力过高,可能会引发免疫紊乱,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等自体免疫疾病。
“还有一种需要注意的情况是免疫过度活跃。这种情况虽然不像免疫过强那样直接损伤器官或引发严重疾病,但会引起过敏反应、慢性炎症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例如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虽然这些症状较轻,但因反复发作,影响睡眠、工作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她进一步指出,如果免疫力过低,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令人心痛的是,有些孩子先天性缺乏免疫力——即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这通常与基因有关。这些孩子每个月都需要注射免疫针,最终可能需要骨髓移植,才能延续生命。”
张修修提到,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需检查是否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问题:
1.一年内两次因细菌或病毒感染需住院治疗,尤其病情发展至严重的败血症。
2.孩子在一年内感染两次肺炎。
3.经常出现脓肿,或舌头有霉菌感染(藓)。
通常,医生会通过抽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查,确认孩子是否存在先天免疫能力低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