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kwongwah.com.my/wp-content/uploads/2025/02/250212cw36.jpg)
(左)四川宜宾南广镇陈塘关社区有哪吒故里路碑。(右)辽宁沈阳影院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图:新华社)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创造纪录后,天津、四川宜宾、安徽蚌埠等地纷纷“认领”哪吒的家乡。
中新社报道,天津文旅在网络平台发文“哪吒闹海在天津陈塘(天津河西)”,称天津河西区陈塘庄一带一直流传着哪吒的传说故事,过去还有哪吒庙、李靖行宫。
四川宜宾称,宜宾南广镇陈塘关才是哪吒出生地。南广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龙脊石据说由被哪吒打死的龙王三太子尸骨化身而成,并列举了哪吒洞、哪吒行宫、天池公园还生阁等当地名胜。
- Advertisement -
安徽蚌埠称,这里的固镇县和哪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九湾河、陈塘渡、老龙潭等地名与地貌,都与《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情节高度吻合。
事实上,争夺文化名人故里的新闻早已不稀奇,无论是历史上活生生的真实人物,还是神话传说中的知名人物,都曾有不少地方争抢过。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地方政府争抢文化IP的逻辑很好理解,形成热度和关注度,提升城市知名度,再进一步吸引游客。
- Advertisement -
但宋洋洋坦言,并不看好对所谓家乡、出生地的争抢,“中国有句老话‘英雄不问出处’,对于文化资源道理也是一样。尤其是对能够形成强势文化符号和IP的资源,我们不应该只盯着资源本体是什么,而是要关注能够把它开发、展现、活化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要从一个静态的符号、静态的资源,变成一个与当代审美和价值相结合形成的当代产品,这一点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