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摄影 : 陈晓云
说到历史,咱们人类的很多辉煌文明都起源于河流,比如中国的黄河、埃及的尼罗河。虽然现在没有明确的文献告诉我们槟城的繁荣和河流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水源可是每个地方民生和发展的关键呢!可惜,槟城水源稀缺,河流还经常被污染,河床也慢慢变浅了。所以,大家得一起努力保护河流。为此,理大地理系荣誉教授拿督陈艺荣早在多年以前就发起了槟城水源监督组织(WATER WATCH PENANG,简称WWP),邀请大家亲自下河,体验一下半天“水文学家”的生活,希望能修复人和河流的关系,种下一颗爱护河流的心。
河流啊,不只是生命的命脉,还是经济的命脉呢!再厉害的工程,再繁荣的社会,再先进的国家,都离不开水。
槟城水源监督组织的执行经理方镇闻提到,马来西亚有99%的水源都来自河流,所以啊,河流的保护是必须的,特别是像槟城这种水源稀缺的地方。
尽管槟城水源稀缺,但很多人却没意识到要保护河流,反而把垃圾、污水直接倒进河里,导致槟城的河流常常在东南亚的“污河榜”上名列前茅。2012年的环境局河水质量报告显示,槟城曾经有9条河流被严重污染,其中3条甚至被称为“死河”,就是那种鱼都养不活的河流。
在这些“污河”里,最有名的要数槟榔河了。这条河曾经花了大价钱用高科技净化过,但效果还是没能维持长久。说到底,还是得靠大家平时多爱护河流才行。
当时的理大地理系教授拿督陈艺荣说过,槟城市郊的河流能保持原貌,是因为当地人需要靠河里捕鱼、灌溉稻田,所以和河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自然也更懂得保护它。
于是,在1997年,陈艺荣教授创办了槟城水源监督组织,和朋友、学生们一起,展开了一场校园河流教育运动,希望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河流之美,培养他们爱护河流的心,一起保护这条生命之源。
当然,教育孩子很重要,但如果大人们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污染河流,继续乱扔垃圾,那以后可就要让下一代来买单了。到时候,想恢复河流的清洁和生态平衡,不仅工作量大,净水资源的成本也得翻好几倍。
所以,这三年来,槟城水源监督组织和SOUTH ISLAND GARMENT合作,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捐款让员工参加河流与水源教育工作坊,让大人们也能重新感受清凉的河水,重新爱上河流。
这次活动可不只是玩水哦!在槟城水源监督组织的志愿者带领下,大家还能化身为水文学家,亲手检测河水的质量和流速,采集河里的生物样本,甚至还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昆虫的模样,学习和水源有关的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重新关注河流,关心水源,为保护河流付出更多努力!
如何判断河流是否健康?
大家是不是常想:那种一眼见底的河水,是不是就等于健康的河流呢?我也一直好奇这个问题。这次有幸参加了槟城水源监督组织和SOUTH ISLAND GARMENT合作的社会回馈活动,跟着教育志工的脚步,走进槟城植物园,看见了一条难得一见的清流。我们下河学习如何鉴定河流的水质,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槟城水源监督组织的执行经理方镇闻提到,健康河水的溶氧量(Dissolved Oxygen)通常要超过5mg/L,河里的生态得多样化,化肥和排泄物的含量也要很低。“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远离人烟的深山河流才能拿到A评级。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能得到B,那已经很优秀了。”
那么,怎么判断一条河流是否健康呢?他说,可以综合物理、生物和化学的检测结果来分析。
物理检测包括测量河流的流速和水温,以此来了解河水的溶氧量。我们亲眼见到,有人站在河流的起点准备放乒乓球,另一人在终点计时,看球漂流的速度。
乒乓球漂得越快,说明河水流速快,溶氧量高。为什么流速快的河流溶氧量高呢?他解释道,这是因为快速流动的水和空气接触更多,氧气更容易溶解进去,这对某些水生生物,比如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是很重要的。
至于水温和溶氧量的关系,他说,当水温升高,溶氧浓度就会降低,反之亦然。这是因为水温高时,水分子运动加剧,给氧分子更多能量逃逸到空气中,所以溶氧浓度低。
那么,为什么溶氧这么重要呢?因为很多水中的生物需要依赖溶氧生存。如果溶氧量太低,它们就活不下去。一般来说,鱼类的基本存活需求是水中溶氧量要在3mg/L或4mg/L以上,正常情况是5到6mg/L之间,最高可以达到10mg/L。如果连续几天高温(30℃以上)且河水不流动,溶氧量就会降低。当溶氧量低于2mg/L时,鱼类可能会缺氧死亡。
换句话说,河水需要保持流动和低温,才会有足够的氧气,水中的生物才能安心居住。这次的活动让我对河流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河水的清澈背后,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细节呢!
向水文学家学习
检查河水的有害物质
除了检测溶氧量,槟城水源监督组织的经理方镇闻还透露,水质检测其实也包括检查有没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入侵”。“我们会取一些河水样本,加入化学试剂,看它们会发生什么反应,从而判断河水是不是被化肥(像氮、磷)、人类或动物排泄物,或者其他不明物质污染了。”
方镇闻特别提到了一种叫氨氮(Ammonia Nitrogen)的化学指标,这是水质检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能告诉我们河水里有没有氨化合物(像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这些氨化合物通常来自化肥,或者人类、动物的排泄物分解后产生的东西。
其实,少量的氨氮对生态影响不大,但如果浓度太高,河里的鱼可能就“顶不住”了。所以,控制水中的氨氮浓度是维持河流健康的关键,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检测到河水中的氨化合物时,通常说明污染还处于早期阶段,污染物还没来得及完全分解。这就像一个早期预警,如果我们及时采取行动,还是有机会让河水恢复健康的。
方镇闻还介绍了一种叫硝酸盐(Nitrate)的水质化学测试剂,它主要用来检测河水有没有受到农业污染。特别是,如果农田里的氮肥用得太多,河水里的硝酸盐浓度就会飙升,直接“出卖”了这些过度的农业活动。
说到磷酸盐(Phosphate),这可不是好东西哦!它通常来源于农业径流、工业排放或生活废水。如果河水里的磷酸盐浓度太高,就会催生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algal bloom)。这时候,河面会被密密麻麻的藻类盖住,阳光根本进不去,水里的植物就没法进行光合作用了。而且,藻类死后分解还会消耗掉大量溶氧,让水里的生物缺氧,甚至死掉。
更糟糕的是,这种生态失衡会破坏河流的生物多样性,还会导致水体变得浑浊,河床淤积,河床变浅。
当河床变浅时,河流的蓄水能力下降,洪水的风险增加,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水质也会恶化。这不仅对环境是个大打击,还会让我们的水源越来越紧张,生活也变得更加艰难。
看吧,原来河流的健康不仅仅是看起来清澈就行,还需要我们细心检测,及时保护!
从“小生物”鉴定河流是否被污染
想知道河水有没有被污染?其实,水文学家还有一个很酷的招数,那就是靠河里的“小生物们”来帮忙判断。槟城水源监督组织的执行经理方镇闻说,他们会通过“水污染指示生物”来检测水质,这些小生物可对水环境变化相当敏感哦!
比如,石蝇幼虫(Stonefly nymph)和蜻蜓幼虫(Dragonfly nymph),它们可都是超级“挑剔”的小家伙,只愿意住在氧气充足、污染少的水域里。一旦水质变差,它们就会迅速消失,给我们敲响警钟。
不过,方镇闻也提到,有些“水污染指示生物”偏偏就喜欢“脏”一点的环境,比如鼠尾蛆(Rat-tailed maggots)和蚯蚓。它们在污染严重的地方还能活得滋润,甚至觉得这种环境是个绝佳的藏身之地,避开了天敌的“法眼”。
有趣的是,水蛭这种生物就很“全能”,它既能在清澈的河里悠游,也能在污染的水中生存。所以,如果在植物园的河里同时发现了水蛭和河虾,也不必紧张,这反而说明河水的质量还不错呢!方镇闻开玩笑说:“在城市里,能拿到B级水质已经很棒了,毕竟只有远离人烟的深山河流才可能拿到A。”
另外,槟州供水机构(PBAPP)还专门在水源处理基地里养了一些对水质超敏感的鱼类。如果这些鱼一不小心挂了,那就说明水质出了大问题,这可是水质检测的一大“秘密武器”!
结语
看来,河水看着清澈,不代表一定“合格”,也许还藏着一些“隐形问题”。但至少,它比那些发黑的河流要安全多了。希望通过这次半天的水文学家体验,槟城能多一批热爱河流、守护水源的小伙伴们,一起保护槟城那为数不多的清流和珍贵的水资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