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将迎来农历新年蛇年,但是未来5年没有大年三十,也就是说,明年2025年大年二十九过后就是大年初一,这样情况将在2030年重现,至于大年三十去哪儿了? 跟月亮圆缺变化有关系。
今年农历龙年除夕是2024年2月9日,这也是“近几年最后一个年三十”。从2025年开始到2029年,连续五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这些日子分别是,“2025年1月28日、2026年2月16日、2027年2月5日、2028年1月25日和2029年2月12日。”
消失的大年三十,将于5年后的2030年再次“重现”。至于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中国农历历算规则有关,农历历法中,农历月主要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而制定,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朔望月周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说,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从地球上看,月亮呈现出不同相貌。当月球和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相等时,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这个时刻的月相称为朔,当天称为朔日,是每个农历月的初始日,称为农历初一。“因此,初一在每个农历月都会出现。”
从一个朔到下一个朔,之间的间隔就是农历的一个月,被称为朔望月,平均长度是29.53天。实际上,朔望月的长度并不固定,大约平均29天多。
本世纪内最短29.27天,最长29.82天。取整计数,农历月分为大月和小月,前者30天,后者29天。如果腊月正巧碰上农历小月,大年三十就会“缺席”。
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这需要通过观测和科学推算加以确定。腊月逢小月的情形并不少见,大约三到五年就会出现。
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从2025年到2029年的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不过,由于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多于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
“根据长时间的统计来看,有年三十的比例略高一些,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也属正常现象,但较为少见。”王科超说。虽然年三十会暂时“消失”5年,但不管是腊月二十九还是腊月三十,作为传统节日的除夕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