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岛市政局日前定下策略,决定严管困扰市民多时的野鸽问题,大量抓捕野鸽的同时也开出罚单给投喂鸽子的人们,以冀改善市容和卫生。
乔治市内宗教场所林立,由于历史和文化氛围浓厚,许多市民和信徒抱着爱生、惜生之心喂养流浪猫狗和野鸟等动物。然而,鸽子拥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在食物充足条件下更是肆无忌惮,某个地区变成其生态环境后,因其排泄物而造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多元宗教场所林立的椰脚街,就是其中一个“重灾区”。许多宗祠家庙的负责人因为担心鸽子粪便破坏古迹建筑和祖宗牌位,都会在天井设置围网,以防止鸽子飞进,但只能解决问题的冰山一角。
不只是在乔治市内,许多住宅区甚至是高级公寓的公共空间都可能面对类似困扰。我朋友住的公寓公共空间因为成为鸽巢,导致公共设施如座椅、沙发,甚至是儿童游客场的软垫,处处都是鸽子的排泄物和粪便,就算请了清洁工人每天打理,都无法根除问题。鸽子的排泄物有大量病菌,且跟混凝土等物质混合会产生侵蚀性,对公共设施和建筑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也将危害人类的健康。
在城市空间如何和动物共生,是一个极具考验的问题。很多时候,执法单位基于绩效考量,都会祭出“赶尽杀绝”的方案,包括捕杀动物和罚款等等,然而,这是否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值得让人思考。捕杀这些动物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见成效,但只要有人继续投喂,它们又会如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般恣意繁殖,无法根除。
我看过一篇文章,印度人对动物很友善,这可以从马路中间的安全岛上看出端倪,常可以看到装着水的小铁碗和撒满一地的谷物与玉米粒、或面饼和鲜花,那些都是给鸽子、鸟禽,还有被视为圣兽的牛儿吃的,虽然有时难免显得脏乱,但那是印度人对动物展现的细微心意,他们更是将鸽子视为祥兆。
我认为,身为公共单位,执法者不能以“我对你好”的独断姿态处理事情。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宗教信仰和文化历史悠久且浓厚的城市如槟城,在城市空间喂养野生动物,是某些人长久以来的生活和习俗。宗教劝人向善,而信徒们只是单纯而朴实地以为喂养野生动物是一种善行,动物的排泄物、食物残渣对他们来说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认为对自己和旁人造成什么影响。如果执法者只是一味以铁腕手段来处理,反而会引起反效果。
公家单位在执法的同时,也应该去了解这背后的动机和社会文化脉络,以“软硬兼施”的方式教育和规范,与其一味“惩罚”不如“让人信服”。举个例子,政府可以向各宗教的信仰导师沟通,让宗教导师通过宗教场所来向信徒宣导,现在环境不一样,随意喂食野生动物对大家带来的困扰,包括城市空间和人类健康、甚至是整个生态链所带来的破坏,让他们通过“心灵”安抚来减缓不喂养野生动物的愧疚感。
胡萝卜加大棒(Carrot and Stick)是比较好的执法方式,惩罚是硬性改变这些人长期的习惯,但改变需要时间,若可以提供另外一个选项,例如圈定较为适合的空间,让想要投喂动物的人们有地方可以去,或许是达到效果的比较好做法。
唯有不固守思维、勇于开拓新的解决方案,人性化规划城市的生态空间,为人类和大自然共存寻找平衡的方案,才能让一座城市更有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