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市,无人机飞手在柏垭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操控无人机播种小麦。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超126万架无人机,同比增长约32%。
中国民航局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相关工作。
●19.4万人持操控员执照
- Advertisement -
据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现有实名登记的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加32.2%,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人。
在中国,民用无人机已在农林牧渔和娱乐航拍领域率先实现行业普及。无人机物流配送业务已延伸到城市商圈与社区,电动垂直起降机型的适航审定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无人机应用的前景被社会普遍看好。无人机产业服务范围已经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就此发展,低空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
- Advertisement -
据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孙文生介绍,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是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
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先让更多飞行器飞起来,才能壮大低空经济。空域管制、适航审定、飞行保障等,都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对此,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航局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增加低空可飞空域,并在航空器适航审定、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市场准入、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强研究和谋划,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