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去年出口到美国金额年减超过20%,17年来首次不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
中国去年出口到美国金额年减超过20%,17年来首次不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分析指出,美国将采购地由中国改为其他友好国家的动向非常明显。
去年7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每月进出口金额后,多家中国财经媒体就指出,中国已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进口国。
日经中文网周三报导指出,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贸易统计,中国将自2006年以来首次在年度占比中跌至第2位以下。2023年1至11月,中国在美国进口总体中的占比为13.9%,是2004年来的最低水准。
美国从中国进口在2017年前后达到峰值,这一比例超过21%,与其他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另有分析指出,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两国贸易额不断下滑,中国不再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到了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中国率先复工,中国再度成为美国最大贸易国;随著疫情结束后美国加强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全球供应链调整,使得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规模又减少,两国贸易额再次下降。
取代中国地位的则是墨西哥。2023年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额有望刷新历史新高。墨西哥对美国出口的占比自2000年以来将成为首位。
日经中文网报导引述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葛兰姆说:“虽然规模不大,但中国厂商在墨西哥的工厂进行最终生产,试图出口到美国的例子是存在的。”
报导说,在美国推动“友岸外包”、维持对中国进口产品高关税的情况下,美国从欧洲和东南亚的进口增加。
在电子产品等先前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品类方面,美国向其他国家转移的动向扩大。智慧型手机方面,1至11月从中国进口年减10%,自印度进口扩大至5倍。笔记型电脑方面,美国从中国进口减少30%,越南增至4倍。自东南亚采购规模虽然还很小,但正在迅速增加。
不过,报导指出,要摆脱中国并不容易。随著美国国内电动车的普及,锂离子电池的进口猛增,进口依赖度达到了70%。而虽然智慧型手机和游戏机相关进口趋于减少,但依然占70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