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巴勒斯坦同在团结周校园现场情景模拟)
学生: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个活动?
老师:教育部要你们认识以巴冲突,声援受到战火蹂躪,可怜的巴勒斯坦人民。
学生:为什么那边会发生战争?谁开始了这次的战争?
老师:巴勒斯坦地区长期都处在不稳定状态,这次的冲突是开始于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突然袭击。
学生:为什么哈马斯要发动战争?
老师:自从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后,那边就战火不断,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打了五次,零星也不时会发生小规模冲突。
学生:犹太人?他们为什么回去那个地方,给那边制造这样多的战争?
老师:唔…犹太人曾经在那片土地生活过…
以巴问题是一个盘根错节的百年恩怨,再问上去还要讲述到公元前的千年历史。教育部把这个背景错综复杂,不能一下子弄清楚说明白的恩怨搬进校园,即使受到质疑和反对后,仍坚持要继续。
在学府爆发学生持玩具枪挺巴勒斯坦的争议后,教育部才终于公布了校园举办与巴勒斯坦同在团结周,必须遵守的14项可不可以做规范指南。
相关指南在7项不该做的事当中,就包括禁止携带玩具枪和长矛等挑衅物品,以及避免引起任何冲突。
教育部也劝请主办单位不要以偏概全、扭曲事实,避免使用具有争议的口号和标志,同时不要为党派提供宣传平台。
至于受鼓励的7项行动,则涵盖宣扬人权及和平的重要、加强对以巴冲突的历史认知、邀请权威学者讲解课题,还有透过对话跟慈善活动,促进和谐。
人道主义是应该提倡的价值观,但是以巴问题太过于复杂,显然这次的团结周所强调的部分,在时间截点上截取的主要是今年10月7日过后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片面。
教育讲究的是逻辑思维、追根究底、深入钻研、全面认知的精神,一时之间说不清楚的以巴问题,可以在一场活动上让学生认识到什么?而短时间被放大的局部,很容易会导致认知上的危险偏差。
正如政府在事先没有周全的准备下,就仓促决定推行这个活动一样,连续发生遭到扭曲的玩具枪校园鼓吹暴力仇恨事件,都是以偏盖全,没有全面考量和全盘传达事件多面性所暴露的问题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