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引弘
事先说明,以下并不针对任何人、事和物。若要对号入座,恕不负责。
两名华裔男女涉及车震事件,至今被闹得沸沸扬扬。即便过了数日,只要事件稍有丁点进展,都免不了被媒体争相报道,报导量足以编成剧本。
一些媒体至今已把事件分成好十几集更新,似乎还有后续,如此KIASU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点都不输向来以KIASU文化闻名的新加坡。
不仅如此,此事也掀起讨论风,好像变成了娱乐新闻,甚至是大众在饭后剔牙买单之后的笑谈。
也因如此,那些网络媒体和一些的实体报章,都还在紧咬着这事件不放,如此特意的铺天盖地,再有线上和线下的相争报导,和那么多吹水站的讨论,若是说不掀起半点普通老百姓的话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类的“抽水”文化操作,真的太神了。那,何谓抽水?
就是每次有大事发生,不论是网络或是现实的情景,各社交平台,都会被大小专页的Post洗版,抽得又快又干。例如早前的许志安与黄心颖出轨事件,俗称“安心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抽水” 广告也是Real Time Marketing的一种,属于网络经销的全球新趋势,以城中热门话题来借题发挥,甚至是借机评论、批判或讽刺,其目的就是引发大众对其事物,借以产生讨论点,甚至是引起共鸣。
站在宣传的角度,网民的疯传,意味着宣传有回响,这本是好事。但,是否每个话题都可以来个顺势“抽水”,为的就只是单单的提高自家的点击率和网络的渗透率?这就因人而异,就得看看你的良心有多大块。
抽水文化的兴起,免不了与社交平台和网络文化息息相关,背后的动机都是免不了的 “Like,Comment和Share”, 这新时代网络的三部曲。
即便这3部曲中,只要做任何其中一个步骤,都已成为网民的首要任务,也就是已取得共鸣,间接的触发了羊群效应。也就是说,只要你一触发任何一个 “Like,Comment或Share”,你的朋友圈里,就会间接的、被逼接收到由你所发出或转发的信息。
也因“抽水” 帖文往往由网民所带起,因其反应大,外加企业和广告商在近年也参与其中,令”抽水“文化如雨后春笋,任何可以引发社会、政治和娱乐的话题,也因此变得“抽水”的机会。
但又会有人可曾想过,创伤症候群?特别是对于这位17岁的少女、她的家人和近亲,会否遭到道德审判,甚至是霸凌?
也许,大多数都会答,“关我何事” 若真的是“关我何事”,为何又要转发再转发呢?
真的是“关我何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