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灵子
香港特首李家超早前的中东行成果颇丰,除与沙特等中东国家签订十多份合作备忘录外,当地多个主权基金都表示有意来港投资。
其实,随着本港与内地及海外恢复全面通关,招商、经贸和旅游等活动亦变得热络,临近城市如东莞等已迫不及待地在港举办对外招商引资活动,惟有本地媒体发现,受旅游业人手不足问题影响,部分来港参加对外商务交流活动的访港团,原本计画留宿及观光,但由于本港没有足够接待能力,无法留港过夜及顺道观光购物,只能即日来回香港深圳。
这不仅窒碍了本港旅游业和经济复苏,亦影响本港“好客之都”的形象,因此港府应对旅游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援,协助业界提升接待能力,提高本港吸客、留客的能力。
要知道,疫情前旅游业是本港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本地生产总值约4.5%,从业人员总数超过了25万人,占全港总就业人数约6.6%,惟受三年疫情冲击,旅游业陷入长期停摆的状态,从业人员降至不足5万人,大量旅游业人才在疫情期间已经转行,并且短时间内无意重回旅游业岗位。有业内人士估计,现时本港旅游业的接待能力可能还不到疫情前的两成,加上酒店客房在疫情期间流失及旅游巴士不足等问题叠加,本港留客能力已经大不如前。
一直以来,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的地方,有着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好客之都、盛事之都等的美誉,对内地和海外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综观各国在疫后复常拚经济时,都是最先以旅游业作为招徕,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例,旅游业都推动经济疫后复苏最重要的产业,并且能在短时间内为经济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若本港因服务及接待能力无法满足访港游客的需求,恐令游客留下不好的旅游体验,影响到本港长期建立的良好声誉。因此,港府亟需与旅游业界保持紧密沟通,了解业界现时所面对的实际困难,并提供如复业津贴、免息贷款等的支援,吸引更多人手重回旅游业,助力业界重建昔日接待游客的能力,“省靓”好客之都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