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盟在第15届全国大选让人意外的表现,马来选民的伊斯兰化并非是唯一构成的因素。而所谓的“马来海啸”,应更明确地解读为马来社群的阶级海啸。
华研智库认为,国盟大胜,当中更大的原因是选民表达了对现况的不满,包括受到现有社会阶级的现实因素所排挤,以及对经济现况不满。
此外,国盟成功透过社交媒体,尤其是年轻族群较为常用的抖音或俗称的Tiktok,将国盟打造成跟进潮流的“品牌”,也赢得不少马来年轻选民的青睐。
华研智库周五发布“阶级海啸、经济分配与政策矫正:对第15届全国大选结果的解读”报告,希望借助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加深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未来选举难以一党独大
报告指出,本届大选巫统所面对的崩盘,将使到马来西亚未来的选举结果与国会组成回到过往一党独大的局面,可能性甚微。
本次选举以土著团结党和伊斯兰党为首的国民联盟(国盟)异军突起,许多马来选区所产生的马来海啸,导致向来依靠马来选票的巫统面临前所未有的选举溃败。
“这一股马来反风的成型,并未让希盟得利,反而让慕尤丁为首的国盟在马来选区取得大胜。由于这个结果并非多数华裔选民在选前所预见,因此大大加剧了华社的恐惧。”
报告提到,就国盟在本次大选取得的空前成绩,许多舆论将此解读为绿潮的来袭,认为主要是宗教因素所致。然而,除了宗教政治理念是促成伊斯兰党崛起的因素外,也不能忽略政治学中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的说法。
报告分析,在选举过程中,选民会透过经济因素来进行评估,以决定投票给什么政党才会为他们带来最大的利益。2020年新冠肺炎为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也为许多百姓在就业与薪资上形成巨大的挑战。当时的首相慕尤丁在应对这个问题时,透过数次援助金的派发,一定程度上为许多收入不稳定的人士带来帮助。
本次选举因为投票年龄降低,加上自动登记为选民,因此选民数从2018年的1500万激增至2117万。这新增的600万人中,就有过半是30岁以下的青年选民。国盟在第15届大选中于马来选民年轻渠道(saluran)的支持度大大抛离国阵与希盟。
“这群选民对国盟的支持,在选后也被许多舆论解读为,马来年轻阶层的新选民具有更保守的宗教观念,更愿意摒弃希盟与国阵,而将选票投给国盟。但我们认为,这并非影响本次选举结果的根本原因。”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伊斯兰党所赢得的43个国会议席中,有27名吉兰丹与登嘉楼州以外的国会议员,并非以伊斯兰党党徽上阵,而是以国盟旗帜胜出。所以,伊斯兰党在本次选举的崛起,很大部分因素是国盟成功吸引了不满国阵与希盟的马来选民,并且以‘廉洁’和‘稳定’的竞选口号扩大其政治版图,进而让伊斯兰党在东海岸之外有巨大突破。”
希盟执政槟州赢面仍然大
由民主行动党主导的槟州希盟,仍有很大可能赢得超过三分之二的席次继续执政。
华研智库报告分析希盟掌握政权的槟城、雪兰莪与森美兰是选战的真正看点。
首先,这3个州位居全国商业与经济排名的前段班,2022年大选希盟在槟州的表现不俗,虽然意外丢失坐落在威省北部的3个国席,但在全州仍获得六成的总选票,加上华、印裔选民合计高达六成,因此将能以逾三分二多数议席继续执政。
国盟在吉丹登选情看俏
国盟方面,在2022年全国大选横扫吉打、吉兰丹与登嘉楼的国会议席后,若没有重大因素影响下,国盟在这3个州的选举情势看俏,有机会再度夺取州政权。
报告认为,一直以来,经济皆是民众最为关切的议题,第15届全国大选获得过半马来选票的国盟,预计将以经济问题来挑战希盟与国阵,这很大可能将决定6州选举的成败。
“安华的联合政府在执政1年内,就必须面对一场大型的民意考验,而该选举将直接反映出选民是否接受新政府在这段期间的表现。”
希盟国阵州选合作成焦点
第15届全国大选后,作为多年宿敌的希盟与国阵最终组成联合政府,来届全国大选两个大阵营会否合作共同迎敌,也是一件值得关注的焦点。
“巴东色海国会与刁曼州议席的选举,使得我们可以观察选民如何看待希盟与国阵的合作。巴东色海国席在国阵退选后,国盟以接近六成的得票狂胜希盟候选人。”
报告分析,其获胜关键在于赢得不少于85%的马来选民支持。换言之,国阵退选后,多数的马来选民并未将选票投给希盟,反倒流向了国盟,这成为希盟与国阵的警钟。
“可见两者若要并肩面对6州选举,双方的支持者不一定会全然服从党的指示,将选票转移给友党,倒是弄巧反拙,让国盟收得渔翁之利。”
6州选影响联邦政权稳定性
在2023年9月前,吉打、吉兰丹、登嘉楼、槟城、雪兰莪与森美兰6州必须举行州选举。若希盟在雪州选举不如预期,将直接影响到选后联邦政权的稳定性。
由马来选民占多数的雪兰莪与森美兰,选情预料较为激烈。2022年大选希盟在这两州的得票分别为53%与45%,虽然总得票相对上超过其他对手,但要赢得过半议席就须要从选区的结构(种族、城乡、区域)来进行判断。
以森美兰州为例,虽然希盟四成五的得票高过国阵的32%与国盟的22%,惟其仅赢得3个坐落在沿海且已高度城市化的芙蓉、亚沙与波德申国席,国阵的得票较低却赢得其余5个非沿海的郊区议席。
希盟雪州国席得票降10%
雪兰莪州自2008年的政治大海啸以来,民联/希盟已经连续3届取得执政权,且得票是按届增长,并在2018年大选时获得63%的高得票率,横扫56个州席中的51席。然而,在刚结束的第15届大选,希盟的得票下降了10%,所流失的选票几乎是流向国盟的马来选票。
以沙白安南国席为例,国盟在这个马来选民比例占八成二的选区,以12%的得票差距取得大胜,因此希盟必须正视所有以马来选民为绝大多数的选区皆有败选的风险。
在雪州56个州席中,马来选民超过七成的有21席,这些选区必然成为国盟专注进攻的选区。希盟须要按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和国阵合作,若后者有办法在马来乡区议席成功凝聚其与希盟的马来选票,希盟就须要牺牲部分传统选区来确认与巫统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与国阵结盟的情况下,继续以超过三分之二议席的优势来执政雪州。
另一方面,候选人素质与在地性也是须要探讨的因素。政党不能忽视原任议员在选区的支持度,若任意撤换候选人,不仅会导致政党的形象受到伤害,地方支持者也可能不满而跑票,最终失去议席。
希盟尤其是公正党必须从过去曾经犯下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才不会影响来届州选举的成绩,若希盟在雪州选举不如预期,将直接影响到选后联邦政权的稳定性。
安华政府须正视经济重分配
华研智库报告认为,安华为首的联合政府,若要避免未来失去其友党的支持,必须在政府满意度上得到及格的成绩,包括对选民最为关注的经济议题有所表现。
“根据默迪卡民调中心在2022年10月执行的民意调查,高达74%的民众认为,马来西亚现今面对最大的问题是经济议题。由于该民调是在投票前一个月内进行,因此我们有很大的理由可以相信,全国有高达四分之三的选民是带着受经济议题影响的心态下前往投票。”
若回顾2020年喜来登事件发生前夕,马哈迪为首的希盟政府在施政满意度上受到不分族群的民众大吐口水,并对政府各方面的表现极度不满。这也造成2019年11月举行的丹绒比艾补选,国阵候选人以接近三分之二的选票取得大胜。
经济议题复杂棘手,包括经济成长率、令人满意的薪资与高就业率等,都须要透过长期的经济与货币政策方可见效。对此,政府须在短期内营造有感的效果,要先从稳定物价的角度下手,才能让民众觉得政府确实在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
物价问题比起前面所提到的宏观经济问题,是较有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透过政策的介入而舒缓。
不仅如此,安华政府也须要正视诸如财富重分配、补贴机制等一直困扰着政府财政与经济公平性的问题。历届政府虽然发现有关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缺乏政治决心与果断力,并在选票的压力下选择回避之。
巫统党选影响安华政府稳定性
作为执政联盟的重要一员,若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与其亲近的党领袖在党选取得胜利,这将直接表示党基层已接受阿末扎希选择与希盟共组政府的决定。
“反之,一旦阿末扎希败选,或是其支持者未能获选为高职,将直接影响安华为首的联邦政府之稳定。”
本次党选,扎希可能会面对卷土重来的凯里挑战,前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前国防部长希山慕丁也是可能会攻顶的人物。
华研智库报告指出,虽然安华任相至今仅一个半月,但是其支持者也对2020年发生的喜来登事件产生阴影,担心再度重演。
“虽然联合政府的各政党已经签署备忘录并支持安华任满首相5年,但是第15届国会是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悬峙状态,联邦政府未来须要避免在施政上发生重大错误,盟党间也要避免发生不愉快的合作状态,则可将政府不稳定性的状态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