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秀琴(左)移交500令吉福利局援助金给陈志财(右)应急,中为陈亚蕊。
报道/摄影:陈淑珊
七旬3姐弟相依为命数十年,仅靠其中一人以微薄薪水养活一家三口,因拖欠租金而被驱逐在走廊过夜,目前3人已被安顿在牛干冬的流浪者收容所,并获福利局500令吉援助金,暂缓燃眉之急。
3姐弟分别是陈亚蕊(76岁)、陈志财(72岁)及陈苏炳(70岁)。
陈志财与姐弟们周一(28日)下午在牛干冬流浪者收容所(Anjung Singgah)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他们共有7名兄弟姐妹,住在北海的哥哥及另外3名妹妹早已各自娶嫁组织家庭,只剩下他和姐姐及弟弟仍单身,住在母亲生前留下了的老屋相依为命。
“我们在老屋住了逾40年,自母亲去世后,为了应急而被迫以12万令吉抵押老屋,后来变成向新屋主承租该房屋,每月600令吉租金,已租了7年。”
“我们也想赎回母亲留下的屋子,但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
他坦言,本身在关德贺路一带的组屋担任保安员,当初月薪仅1200令吉,后来政府落实最低薪金制,调整至1700令吉,但他还要照顾姐姐及患有精神问题的弟弟,养家糊口根本就不足够。
弟哮喘右眼失明 爬楼须吸药缓解
至于拖欠租金一事,陈志财指出,基于种种原因,他们无力承担昂贵的律师费,导致最终无法解决问题,直到接获法庭驱逐令,全部家当都被丢在外面,3姐弟在走廊睡了一晚。
他表示,3人上周六被福利局官员安排入住收容所已4天,至少“有瓦遮头”,有得冲凉、吃饭及睡觉。只不过,他本身患有哮喘,加上右眼已失明,每天爬4层楼才能回到收容所的房间会很喘,必须靠吸药缓解。
他希望获得有关当局帮助,为姐弟3人寻找一个栖身之处,同时也会将福利局给的500令吉援助金作为应急用途。
此外,他说,他们与已组家庭的哥哥和另3个妹妹平时很少来往,只有在农历新年才会见面。


林秀琴助申请人民组屋 也盼企业家资助租金
槟州社会发展、福利及非伊斯兰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承诺,她将会通过槟州房屋事务行政议员山达拉祖协助3姐弟申请100令吉租金的人民组屋单位,同时也希望获得企业家资助,承担他们日后的房租。
“我们与3姐弟讨论过,他们不愿入住老人院,我们会尝试为他们寻找人民组屋单位,目前就暂时住在流浪者收容所。”
她说,由于3姐弟的行动不便,住在人民组屋可能需要爬楼梯,若有企业家或私人界愿意送暖,提供其他合适的住处或资助房租,他们将无任欢迎,有意者可联络其特别助理杨德伦(016-2476383)。
她指出,3姐弟皆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且仅靠一人维持生计,其健康状况也不允许继续工作,其实已符合条件,她将会考虑为他们申请福利金。
“我们会无时无刻关注年长者的需求,不过仍需民众配合,成为志工团的耳目。”
她举例,此次个案,福利局接到通知后已采取行动作出安排。若每个街坊邻里及人民代议士都关注各自社区的相关问题,当局就能立即着手处理。
她呼吁民众扮演“耳目”的角色,平时多关怀住家附近的老人,向他们嘘寒问暖,一旦发生任何事情,可通知福利局或相关单位。
“槟城已逐渐迈向老龄化城市,我们要让老人活得有尊严,他们也曾为社会付出及贡献。”
她说,目前槟州只有两间流浪者收容所,分别是中央政府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属下的牛干冬流浪者收容所,以及槟州政府管理的崔耀才路街友庇护所。
祖基菲里:收容所以流浪者街友为主
牛干冬流浪者收容所(Anjung Singgah)主任祖基菲里说,该收容所由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管辖,于2014年开始成立,至今已运作11年,以收容北马区的流浪者或街友为主。
他说,该收容所将与政府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合作,主要是接收“主动案件”,为自愿或被转介的流浪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收容之处。至于“非主动案件”,则需视情况而定。
他指出,该收容所可在同一时间容纳约40人,一般上只收留两周,若情况特殊则可延长,除了流浪者或街友,也会收留家暴受害者,或者一整个家庭。
“我们会提供心理辅导咨询,让每个入住者可重新回归社会,并根据其兴趣或才能,为他们寻找合适工作,也会协助他们申请租住人民组屋。”

扎卡里亚:安排无亲人老人住老人院
槟州福利局主任扎卡里亚表示,3姐弟案件算是已解决,一旦福利局接获投报,将会派官员前往查看,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收容所。
他说,一般上没有任何亲人的老人,都可以向该局提出申请,符合资格者将被安排入住老人院,获得适当照护。
他指出,虽然该局鼓励无家可归的长者入住老人院,不过3姐弟并没有意愿,而且他们目前仍可自理,因此就暂时安顿在收容所,等待进一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