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栋强
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的背景下,我国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尽管首相表示,这场风暴对大马的冲击有限,但政府仍需即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否则相信国家经济将在明年陷入衰退,最终承受代价的将是人民!
美国关税政策是对希盟政府执行力的考验,希盟不应该不负责任地等闲视之。
我国目前对外处于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化的风口浪尖,对内则面临经济、社会与教育等多重挑战。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发酵已将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大马作为外贸依赖型国家,无法置身事外,所以更应该将这起风波视为一个警钟,趁此机会进行全面的经济结构性改革。
大马必须尽早建立起足以抵御外部冲击的机制,这不仅是为了当前的挑战,更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设想如果我国拥有更大的内需市场、更强的本地产业体系和更广泛的贸易伙伴,美国的关税政策所造成的冲击将大幅减轻。
因此,大马经济必须尽早摆脱对单一市场与产业的依赖,转向更全面、更均衡的发展模式。例如,不应只着重发展半导体产业,还需积极拓展服务业、旅游、医疗旅游等内需导向型产业,同时提升国内消费能力。
回顾历史,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马来西亚曾果断推行多项结构性改革,强化了金融服务体系,也重塑了出口导向政策。这次的关税风波同样应被视为改革的契机,推动我国跳脱传统模式,迈向高附加值、技术导向的产业结构。
其次,对外劳的过度依赖,已成为大马经济转型的一大障碍。廉价劳动力虽然在短期内有助于企业成本控制,但长远来看却阻碍了自动化及新科技的采用,压低整体薪资水平,特别是对B40群体的影响尤为显著。这种状况不仅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也抑制了国内消费力的成长。政府必须制定明确路线图,逐步减少对外劳的依赖,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本地劳动力市场。
此外,马来西亚应积极探索非传统出口市场,例如金砖国家、南美与非洲等地。这不仅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也能发掘新的增长动力。根据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机构(MATRADE)2024年的报告,目前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仍集中于东盟、中国、美国、欧盟与台湾,占总贸易额的68.4%。多元化的贸易布局,将是未来对抗全球不确定性的重要支撑。
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东盟的团结协作也显得尤为关键。在中美博弈加剧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打独斗。马来西亚应携手东盟国家,共同推动区域经济整合,协调政策回应,集体发声以应对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
虽然东盟各国在发展程度与政治体制上存在差异,但是在充满不确定的国际局势下,东盟需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诚然,当前的局势对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盟而言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这也是一次深刻改革、增强经济自主性与区域合作的历史性机遇。政府唯有及早行动、团结协作,方能在这场关税风波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