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十名投资者寻求游佳豪(坐者右4)协助,希望找到更多的投资者共同采取下一步行动。左起为拉吉、曾志辉、何国松、林骏荣、王俊强及张炳权。
燕屋投资计划回酬货不对板,礼券换来的是高于市价数倍的产品,说好的逾6%回酬却只有0.1%,投资者最终“燕去无痕”,总额达2800万令吉的投资恐得不偿失!
投资者在投诉无门下,周四召开记者会号召更多受害者一起共商下一步行动。
投资者何国松指出,本身是在2010年在报章上看到燕屋投资的项目,并联系中介了解详情。
他说,在中介所提供的资料中发现,该投资计划的信托单位和管理公司的董事都是知名公司与人士,因此便相信了这项投资计划。

他表示,这项投资计划每一个单位的投资额为1万令吉,而公司也承诺首6年提供8%的回酬,相关的回酬是以同等金额的礼券方式,让投资者到公司兑换产品,而第七年开始的回酬则是6.4%,将以现金方式支付给投资者。
何国松今日与多名投资者在行动党连花苑州议员游佳豪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说明事件来龙去脉。
他指出,在投资后的首6年并未发现公司的异样,一直到第七年投资者发现公司应该给予的6.4%回酬,最终他们只拿到投资的0.1%回酬后,才知道公司出现问题。
他说,他们在进一步查核后发现,管理在没有通知投资者的情况下更换了信托单位,在过程中他们也联系不上任何的公司负责人,而兑换产品的公司也已经关闭。
他表示,在发现公司出现问题后,投资者开始向各单位进行投诉,包括公司委员会(SSM)、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SC)等投诉,并不断要求新的信托公司召开年度大会以让投资者了解情况。

何国松指信托公司一直到2024年12月31日才召开大会,并在大会中告知投资者,管理公司早前声称有24间燕屋进行投资,但实际上在该公司名下的燕屋只有2间,其他22间都不属于这家管理公司所拥有。
他说,当时信托公司在会议上动议,将这两间燕屋卖掉,将所有的债务还清后,剩余的钱将退还给投资者,但这项动议遭到出席的投资者反对而无法通过。
他也说,自己不仅在这项投资计划中投入了4万令吉,还介绍了亲朋戚友一起投资,总额加起来约10万令吉。
另一名投资者曾志辉表示,投资者虽从2017年发现问题后就开始作出投诉及要求召开大会,但因为当局的互相推卸及遇上疫情,新的信托公司直到2024年12月31日才召开大会。
他指出,根据他们的了解,这起投资案共有近3000名投资者,因此卖掉燕屋、还清债务后退还给投资者的钱也非常少。
据投资者在记者会发表的简述指出,投资金额从四分之一个单位(2500令吉)到多达20个或更多单位(每个单位1万令吉,即20万令吉)不等。总投资额约为2800万令吉。
他举例,他们兑换券可换到的豆粉一罐价格要价数百令吉,250克的燕窝要贵上1万多令吉。
林骏荣:盼能找到更多投资者 集结力量共商行动
陪同受害者召开记者会的社青团全国总秘书林骏荣希望,今日的记者会能够找到更多的投资者,以便能够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商下一步行动。
“包括向有关当局投诉,也可能会采取一些法律上的行动。但一些还要取决于投资者们的共识。”
为此,他呼吁曾参与这项燕屋投资项目的人士,可以联系012-9302383或者他本人016-2753589,以便他们能够为投资者们协调下一步行动。
而行动党连花苑州议员游佳豪则表示,他将致函给相关单位,包括公司委员会及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还有国家银行,希望他们能够为受害者提供解决方案。
他说,这是一项涉及公共众筹的项目,因此所有的金融相关机构都应该给予交代及解释。
“他们是监管机构,必须要给出明确的指示和方向,投资者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可以有下一步行动。”
出席记者会的包括另一名受害者拉吉、游佳豪助理王俊强及张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