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刘思远

苦等了6年,终于盼到可以搬进完成重建的诗布朗再也巴刹,贩商们相信新环境生意会比新冠疫情前有所增长。
诗布朗再也公共巴刹重建计划是于2018年被提出,超过百多位小贩让路巴刹原地重建,搬迁至附近的临时巴刹作业,期间遇到因新冠肺炎暴发落实的疫情管制措施,造成工程展延,直至去年8月才竣工。

叶绍乐:逾70%小贩已迁入
诗布朗再也小贩公会副主席叶绍乐透露,目前逾70%的小贩已迁入新巴刹营业。
- Advertisement -
他说,临时巴刹将在4月15日正式关闭,换句话说,在下周二之前所有的小贩必须迁入新巴刹。

叶绍乐是一名油条小贩,他对于新巴刹的环境感到满意,并希望小贩在迁入后,营业额可以得到回升。
他接受访问时透露,公会有接到小贩反映,要求当局减低摊位的租金,减轻小贩们的负担。

甄桂美:新摊位面积较窄小
云吞面小贩甄桂美说,她是上周四(4月3日)迁入新的摊位营业,这几天的生意还算可以,除了旧顾客光顾外,也有新的顾客,因此,生意额比之前好。
她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新的摊位面积比之前窄小,因此,在烹煮时显得有些不方便。
她表示,新巴刹地理环境好,靠近住宅区,相信比起在临时巴刹,这里的生意会有所增加。

杨克坚:缺乏遮阳设施
经营茶水生意的小贩杨克坚说,新巴刹经过提升后,食肆空间非常宽敞,只是缺乏遮档太阳的设施,因此,在早上时段,太阳光照射下,会影响食客的食欲。
- Advertisement -
他说,其摊位租金是每月300令吉,抵押金是租金的3个月,因此,迁入新巴刹作业,必须交付3个月抵押金及1个月租金。

他指出,巴刹的停车位充足,只是泊车地点离巴刹有一段距离,因此,一旦下雨会对想前来巴刹的顾客,特别是年老者造成不方便。
上述原地重建的新巴刹,占地面积12.5英亩,设有112个湿货摊位、51个干货摊位、90个熟食摊位、泊车位共计46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