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避开清明高峰交通拥堵,许多人选择骑摩托车上山,两手抓满大包小包金银纸。
周日(30日)进入清明节扫墓人潮高峰,尽管当局强打“绿色清明”,但垃圾仍旧满山遍野,一些不负责任人士,更将垃圾堆在他人墓前。
所以,不要责怪义山当局不提倡、不重视义山四周环境卫生,更多责任应归咎于没有公民意识的人们自己。

今年清明节正日落在下周五(4月4日),这让周日成为扫墓追思的人潮高峰时节。槟岛各大义山早上7时便出现人潮车龙,造成峇都眼东和白云山路一带交通拥堵。

许多人为避开车龙,是一家大小乘坐摩托车出动;许多人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车篮满载、扶手挂满不止,后座乘客更是两手抓满大包小包金银纸,直奔上山。
清明意义是慎终追远,但用现代说法则是“扫的是墓,聚的是人”,是一家人齐聚追思先人,更是华人家庭孝道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所以清明扫墓,同时也该是一个家庭的文化教育,父母长辈应在祭祀过程中以身作则,清扫墓地、拾走带来的垃圾,正确处理,给孩子幼辈言传身教。
可是,记者早上走访各义山,尤其人潮最盛的峇都眼东福建公冢,许多人仍把带来的塑料垃圾堆在山上,更甚者是直接丢弃他人墓前,行径恶劣,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槟州华人义山联合会过去几年联手州政府主打文明扫墓,尽管当局认为情况已有所改善,但距离人人负上本身责任,“将自己的垃圾带走”目标,路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