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子森已找出这名拔刀相助的印裔医生,並指已确认这位医生,确实任职于威省诗布朗再也医院。
一岁半男童逛广场突发抽搐获休班医生相救事件,在全网集气找人下,槟州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魏子森报来好消息:“找到了!”
年轻妈妈李颖姿周二通过《光华日报》脸书专页,要为孩子找出救命恩人,用行动向这名医生致谢,让这份温情更广泛传递。
魏子森应本报要求“出手”,一夜便成功找出这名拔刀相助的印裔医生。
“我们已确认这位医生,确实任职于威省诗布朗再也医院。但未与医生取得直接联系,不便透露太多。”
但他强调,会在取得医生同意后,尝试安排记者会让是名医生与孩子会面,表扬前者,一圆李颖姿和家人心愿。
事件发生于上周日(23日),当时李颖姿与先生带同孩子,在皇后湾广场AEON前逛街时,坐在婴儿车中的一岁儿子突然全身抽搐、手脚僵硬,脸部扭曲。
李颖姿本能抱起孩子在现场呼救,幸得一名印裔医生出手相助,成功舒缓孩子状况后,即刻嘱咐两人将孩子送医,让孩子及时获救。
李颖姿回忆当天情况,坦言孩子一度全身僵硬、双瞳放大,失去反应,感觉生死一线。所幸是名医生出现,给孩子适当救援。
“还有一名马来妇女也上前安抚孩子,给孩子涂抹膏药和按摩,孩子逐渐恢复意识。”
她也说,在印裔医生呼叫现场找来毛巾时,一名在远处的年轻巫裔父亲,二话不说,就将自己孩子的小毛毯奉上。
“这份善心,我会永远铭记于心。我会将洗净的小毛毯,永远珍藏。”
这则真人真事,体现了大马人在别人陷于危难时都不分种族,给任何有需要的人,伸出温暖援手,情真意摰。
这新闻在本报脸书获得广大回响,有近3000人按赞和留言外,更有165次分享,而多数留言指:“好人一生平安。”
就连英文报也协助转载新闻,以在社媒集力寻人。另外,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方美铼也在脸书专页转发本报新闻,赞赏在场施援的所有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