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纸扎品五花八门,外形以假乱真,包括有电饭锅、电话等。
报道、摄影:林素英
清明节将至,清明祭品市场开始升温,米都的年轻神料店业者抓住时代的发展需求,设立神料物品网购店,也推出“一站式”男女衣箱配套,以方便顾客采购。

推出一站式男女衣箱配套 方便顾客一次性购买所需祭品
南顺香神料店林文成
在新邦瓜拉经营南顺香神料店的年轻业者林文成(22岁)了解到时代不断在进步,越来越多人倾向于使用方便快捷的网上订购,因此在接手打理神料店时,除了进行门面生意,也在虾皮(Shopee)平台开设神料物品网购店,将传统行业与现代元素相融合。

林文成从小就跟随祖父及父亲到早市或晚市,协助他们摆摊售卖神料物品,对于神料物品多少有了解,在1年多前,他和家人终于开设属于自己的神料店。
林文成周日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指出,在他接手打理神料店时候,了解到时代不断在进步,神料店也必须跟上这个潮流趋势,因此决定在虾皮(Shopee)平台开设神料物品网购店,为顾客提供多一个采购的平台。
他说,如今清明纸扎品多样化且琳琅满目,顾客难免有时会忘记少买一些,为了方便顾客一次性准备好所需清明祭品,因此该店推出了“一站式”男女衣箱配套,这衣箱配套分为中型及大型,价格在28令吉或以上。


他说,男女套装衣箱里放有金银纸、往生钱、衣服、鞋子、早晨用品等,若顾客有需要再添加其他纸扎品都可以,一切视顾客需求。每个衣箱约花费15分钟可完成,接近要去清明时,顾客便会到来店面取货。
除了传统纸扎祭品,神料店也陆续上架多样化的新颖纸扎品,除了男女衣箱,也有顾客上门购买电饭锅及电话纸扎品。

询及接到的订单最远发货到哪里,他表示,最远曾发货到东马沙巴及砂拉越,但是,顾客一般都是购买香烛及一些清明纸扎品。
不过,他坦言实体店面生意比网上生意来得好,原因是年长顾客多数还是选择到店面亲自采购。
进货增20%应对需求
此外,林文成说,今年清明节与开斋节接近,相信不少人会趁着假期回乡清明扫墓,预计人潮会比往年来得多,因此他比去年增加进货20%,以应对顾客的需求。
他在农历新年前就开始进货,大多数清明纸扎品都是从中国进口,当中有一些也有本地所批发。

年长顾客居多 坚持售卖传统纸扎祭品
光华香庄萧光札
虽然年轻业者搞清明祭品网购,不过,在米都唐人街开业至今已有逾50年的“老字号”光华香庄,每年清明节,却坚持以售卖传统纸扎祭品为主,深受老顾客的青睐。
光华香庄业者萧光札(81岁)受访时指出,清明节乃后辈缅怀先人及尽份孝心的重要传统节日,尽管如今市场上推出各种各式新颖纸扎祭品,但其店依然坚持以售卖传统纸扎祭品为主。
他说,顾客群以年长者及老顾客为多,他们倾向于购买传统纸扎祭品比如衣服、鞋子、金银纸等,所以这些纸扎品最受欢迎,在销售量方面还算不错。
“有一些老顾客,已经来到第3代,每逢清明节从外地回来,他们由子女载送过来我的店里一起采购清明祭品。”
他说,在通货膨胀的时代,他每年进货的清明纸扎祭品不会太多,主要以传统衣服及鞋子为多。

了解市场情况 一般不会进货太多
万佛堂香庄林辉民
万佛堂香庄业者林辉民(70岁)表示,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他都向本地批发商进一些清明纸扎祭品,他了解到如今的市场情况,一般都不会进货太多。
他说,生意额与往年差不多,清明节期间多少都有顾客前来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