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丽丽
前几天,霹雳州亚亦君令州议员依山在槟岛市政厅体育馆参与槟州首长杯足球赛时,不幸忽然心脏病发倒地,送院抢救后不果,得年仅59岁。正值政治生涯壮年的生命骤然而逝,让人惋惜之余,也感慨生命无常。
即使生命中有不少无法控制的因素,但不代表着人类对自己的安康完全没有控制权。生存下去是人类的本能,为了生存,我们会本能地去避免接触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同样的,为了好好地生存下去,我们也需要时刻关照自己的健康,而让自己保持健康,运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实际上,做运动也有一定的学问。要保持身体健康,其实需要将运动培养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忽然心血来潮忽然运动,这反而有损健康。尤其是年长者,即使平日有照顾健康、吃保健品和做运动,但若忽然做一些平时不做的激烈运动,也会造成非常危险的后果。我那曾经是篮球健将的家父,近八旬时几十年不打篮球之后,有一天看到别人在玩篮球,一时兴起也投了一个篮,结果造成膝盖受损,至今无法痊愈。
为了一直维持身体的敏捷度和肌肉对运动的适应性,避免运动伤害,我们必须把运动当成读书、休息、吃饭一样自然的日常活动。然而,话虽如此,马来西亚炎热而阴晴不定的天气实在太轻易成为人们的借口——“太阳太大了不能运动”、“外面下雨了无法运动”等等借口,相信大家都十分耳熟能详。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使已知天气不适合室外运动,但公共活动设施似乎没有将天气考量在内。在有四季的国家,虽然春秋两季气候凉爽,可能可以让小孩大人一天到晚在户外活动和做运动,但是他们的运动场地和游乐场通常也有许多绿荫,让民众夏季的时候也能够固定保持运动日程。
然而,我们社区多数的游乐场和小公园的遮荫效果都不佳。以小孩子的游乐场为例,我观察过一些国外社区的区内游乐场注重使用者的需求,包括种植足够绿荫、做好包括防摔软垫等安全设施,更有甚者会在游乐场设置饮水区,让小孩在玩乐后也能够随时补充水分。在成人使用的户外运动场所,也会建设设施齐全的跑道并定期管理,也设有AED等急救工具。
近年来,我国社区的户外运动场所虽然有所增加、设施也日渐完善,但是在管理方面仍有许多疏漏。我就曾经去过一个很受欢迎的社区公园,居然连基本的公共厕所都没有,民众需要借用附近一家庙宇的老旧公厕,十分不方便。
我国一些社区内的儿童游乐场所,只有一些非常单调的游玩设施。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最近在为武拉必新村提升儿童游乐场时,建议设计了一些能够让亲子互动的设施,也加入安全设计例如围栏和防摔软垫等,希望鼓励更多父母带着孩子走出户外,一起养成多多活动的生活好习惯。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已经是列为糖尿病高发、甚至是东南亚肥胖率高居不下的国度。要让国民保持健康,真的要从多方面下手。完善的户外活动设施,是鼓励民众走出户外、多运动的第一步,有了完善的设施,才能够帮人们去掉借口,迈出健康生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