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党全国署理主席胡栋强促教育部增加师训学士课程 (PISMP) 华小组华文科学员录取名额,以便足以填补全国华小面对因为教师退休或升职,而造成的华文科师资不足问题。
他说,根据副教育部长黄家和昨日所公布的数据,全国师训学院今年将培训1678位华小教师,但其中缺只有105位是华文科教师,占总数中的区区6.25%,这数额是远远不足以填补每年从全国华小退休或升职为行政人员的华文教师人数的。
他说,虽然今年的华小组华文科学员录取人数,比起2023年的区区15人,以及2024年的30人,是有所增加了,如果那是黄家和争取得来的,我们应该给他一个赞。但是,这105的数额还是远远不足够的,对全国华小华文科师资短缺情况,以及我国华教的长远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黄家和副教长宣布师训将录取1678位华小组学员,是一个非常含糊的数据,因为这数据中也包含了华小组马来文科、英文科、音乐科、体育科、辅导老师与伊斯兰宗教老师等,而这些教师的培训并非以如华文科班以华文进行,更没有教授华文科的专业培训,所以毕业后虽然是被派往华小执教,却不具有教授华文科的资格,当然也无法填补华小的华文科教师空缺。”
他说,因此,只有增加华小组华文科录取人数,才能真正协助解决华小华文科师资不足的问题。而教育部分配1678录取额中的区区6.25%予华文科,是不实际与不合理的,副教长黄家和必须正视此问题,并尽力争取增加更多的录取名额。
“全国1300余所华小,是华文教育的最后防线,在华社高喊一间都不能少的捍卫下,华校师资与学生来源更是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而影响了华教的未来。”
他说,如果在华小组华文科教师的培训工作上,年年都出现培训学员人数追不上退休教师人数,在这种”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华小的未来堪忧,这是华社与华教人士必须密切关注的。
他表示,华小华文科师资的短缺问题,关乎华文教育的未来,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育部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制定实际与合理的师资培训计划,确保能为全国华小提供充足的华文科教师,而不是让师资短缺问题年复一年地恶化。
他说,除了增加PISMP华小组华文科的录取名额,教育部也应考虑其他配套措施,例如鼓励更多符合资格的华小其他科目教师,申请转任华小华文科教师、提供奖学金吸引优秀华裔学生报读大学教育课程,以及确保华小华文科教师的升职机会,以提高师资的稳定性。
“教育部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绝不可任由华小华文科师资短缺的情况持续下去,而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动摇华文教育的根基。”
他促请副教长黄家和关注此课题,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华小师资问题,以维护我国华文教育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