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司徒瑞琼
摄影:曾国权

椰脚街观音亭今日开庙两小时,便迎来数千善信香客。
“观音开库”有借有还!椰脚街观音亭周日(2月23日)庙门才开2小时便迎来数千善信。借库超过40年的张先生,有一年忘了正日,之后卜了超过20次筊都被“拒绝借库”。
78岁的张先生(退休人士)过去从商,每年到观音亭借库的习惯已维持超过40年,从不间断。
他周日(23日)受访时回忆,惟独一年自己不知为何,竟忘了正月廿六的观音开库日,便于隔天(廿七日)赶去还库。那一年无法借库外,之后再去借库是卜了20多次筊都被拒绝。
“直到再下一年,观音娘娘才肯再借。”
在他心中,观音亭特别灵验。今年是成功借了26对红包,还28对,求取平安。

百年来香火鼎盛
椰脚街观音亭作为槟岛古刹,百年来香火鼎盛。义工邱先生指出,该庙于早上7时开庙,但许多善信早上6时许便在庙外排长龙,准备入庙借库。
他说,今年开库碰上周日休假日,相信到了晚上会有约万善信,到来借库。
“今早,我们准备好1万对红包。尽管一人一对(红包)就够了,但善信要多拿,我们也不会阻止。”

他表示,过去观音借开库,善信均需诚敬上香,禀明借库来意后,便掷筊请求观音菩萨点头应允,才能借库。现在很多年轻人前来,一些未掷筊便直接借库。
“一些善信说,观音菩萨答应借他100包,他就是要拿这么多,所以我们一律照给。”
不过,他说时移势易,观音亭现下其实会劝导善信,向观音借库是“一对就够了”。

所谓一对,即两封内里封了零钱的小红包,分别代表“健康”与“财富”。红包的数量多寡,不重要。
但他不讳言,尽管该庙作出新提倡,但许多老一辈善信还是坚持数量才是王道,今早便有善信,一人就借走50对。
因此,他说一旦1万对红包在下午借完,义工们会继续包,直到善信求完为止。
他也提及,除了本地和外州善信外,今年特别多印尼香客慕名而来,就为借库。一些游客,看到庙里香火鼎盛也会好奇询问,顺道借库。

他族也前来借库
椰脚街观音亭是灵验之名在外,不但吸引外州、外国特别是印尼善信,甚至连异族也前来借库。
今年37岁的山达古玛今早来向观音借库,直说3年前便已开始借库,每年有借有还。

“我来观音亭拜拜有5年了。3年前来拜拜时,碰巧遇上开库日,庙里人山人海,我问了义工才知道观音开库,便顺便借库。”
山达古玛是财务执行员,他说那次后,自己和姐姐每年都会来还库、借库,为所有人求取平安健康。
“我只借一对,放在钱包里,随身携带。”

信则有灵
向观音借库信则有灵!今年40岁的软件设计师李先生于3年前,因缘际会下第一次借库,感觉更为顺遂后便养成每年借库的习惯。
“3年前我在庙前经过,好奇为何这么多人,问了才知是观音开库,就顺便借库。”
他不讳言,借后感觉一切向好,过去3年来都会前来还库再借,求家宅平安。
“一切是信则有灵,我每年都会来借一对,放在钱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