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文/林武灿
如果说单凭陈充恩先生是国民党人的缘故,历史上马共也曾经跟国民党合作过,前者以马来亚抗日军,后者以英国人部署下的一三六部队,好比中国的国共合作,不久前曾一度是抗日的伙伴,看来马共没有理由会在那个时候向国民党人下毒手的。
再说,国民党党员如马华公会的创党人敦李孝式上尉,亦官居我国首任财政部长。而另一位国民党党员即1932年的中华民国政府成员、霹雳州海外华人抗日协会主席(1942-45)、也是马华创党人之一的敦梁宇皋,后来还担任了本邦第一位马六甲州元首,也都是建国有功,平安无事而安享晚年。
如果说是因为陈充恩校长改制锺灵中学,提高学生英文程度,与搞中英并重课程是他过错的话,再看看这双轨制造就了多少英才遍布全球,佼佼者众。陈校长不只是无过,而且还应是有功的。当然这对单轨母语教育的执意与拥护者来说未免是一种打击的。
其实精通白话文与古文以及英语的陈充恩先生,曾经自告奋勇地去英国为考察教育而取经,回来后还写了一篇一万多言的《英国中等教育》文献。这是他作为教育家对办校方针所具有的一种宏观心得,并为日后出国深造的锺灵生能顺利地与西方和港台教育制度接轨和完成学业,早就奠下了良好基石。
如此看来,这也不应该成为暗杀他的理由才对。陈校长也成功地将洋楼校舍变成堂是校舍,从1931年时只能容纳300多人的中学,扩充至1952年让2500多学生能够就读,功不可没。
总结一句,虽然陈充恩校长被暗杀一案,如今已被马共所承担责任下来,而且两位狙击陈氏的凶手,在案发不久后就被捕,过后在审讯半途也曾双双逃狱。不久后,其中一位叫丁广兆者被警方射毙于郊外,另一位叫雷高者则又再被俘虏,并在清堂审讯后以谋杀罪名被判死刑而服了刑。
然而,在1952年2月4日星期一(当天是农历初九)下午3时许,51岁的陈充恩校长驾着车、刚抵达他所创立的中路槟州华校教师会以其主席身分来主持会议。在他泊好车低下头手拉煞车时,刹那间,枪手出现用一颗子弹由其左耳后进右耳前出、贯穿脑袋而当场毙命,杀人动机至今尚无什么明确证据交待,因而含冤九泉至今。
这只能说明这位本邦教师总会首任主席宝贵牲命的被剥夺是平白无辜的,最大可能也只是对方基于猜疑、传闻、被误导、甚至是在错觉下所采取的一种冲动或极端的滥杀行动。深明大义者,皆应为这位光明磊落、热心华教与劳苦功高的陈充恩校长的不幸遭遇作出平反,让历史能够还他一个清白与公正,正义获得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