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5年 2月 14日
主页 言论 异言堂

贺岁歌演变,你更倾向哪种风格?

- Advertisement -
听文章 Powered by 光华网

文/ 孙意志

贺岁歌曲是马来西亚农历新年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巴刹、咖啡店、购物商场,到电视屏幕和社交媒体,贺岁歌曲无处不在。这些歌曲不仅传递着新年的喜庆和祝福,也成为华人文化的象征。然而,在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交融与音乐潮流的推动下,本土贺岁歌曲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贺岁歌曲主要围绕“恭喜发财”“迎春接福”“年年有余”等传统祝福语,旋律上采用大量民乐元素,如锣鼓、二胡、琵琶等,以增强喜庆气氛。这类歌曲歌词简洁易懂,旋律琅琅上口,旨在营造热闹的春节氛围,代表作品包括《恭喜恭喜》《财神到》等。

随着马来西亚本土娱乐产业的发展,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始积极制作本土贺岁歌曲。Astro、MY FM、988电台等媒体平台每年都会推出自己的贺岁专辑,并邀请本地知名歌手、主持人、演员合唱。这些歌曲的制作逐渐本土化,更融合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文化。例如,歌词开始融入本地用语,使其更贴近本土观众。

与此同时,贺岁歌曲也开始向更具故事性的方向发展。例如,2010年电影《Woohoo大日子》推出的主题曲《大日子》,便以温馨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展现了华人家庭团圆、亲情的价值观。这种结合影视作品的贺岁歌曲,不仅增强了传播力,也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贺岁歌曲的传播渠道从传统电台、电视扩展到社交媒体和在线视频平台,使本地创作的贺岁歌曲能够更广泛地触及年轻群体。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改变了音乐传播方式,也影响了贺岁歌曲的创作风格。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部分创作者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开始大量使用网络用语、幽默元素、谐音梗等,使得贺岁歌曲更具娱乐性和话题性。尽管这种手法增加了歌曲的幽默感和传播力,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部分听众认为,谐音梗的滥用会削弱歌词的严谨性,使歌曲流于表面娱乐,失去文化深度。例如,一些贺岁歌曲为了押韵随意拼凑词语,甚至误用成语,导致歌词逻辑混乱,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此外,这种趋势也可能弱化华语语言体系,使年轻一代对成语、俗语的理解变得模糊。

我认为,创新并非否定传统,而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例如,可以在歌曲结构上采用现代编曲手法,结合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等,使歌曲更具教育意义,使其既有新鲜感,又不失春节的节庆气息。

无论风格如何演变,贺岁歌曲始终承载着春节的喜悦与祝福,见证着华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仍有许多创作者用心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时代变迁,但不变的是,贺岁歌曲仍是传达新春气氛的其中一个最佳方式。#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立即申请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Executive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ilayah Persekutuan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DevOps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6.5K /Month
› 立即申请
  • Java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10K /Month
› 立即申请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