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四川成都一名巫姓女子在家中过年时,因误将甩炮当作牛奶糖放入口中咬嚼,导致甩炮在口中爆炸,造成口腔受伤。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网民纷纷对甩炮的包装设计提出质疑。
据综合中媒报道,巫女士表示,过年期间弟弟带回家一袋零食,她在袋中发现一排横条状物品,误以为是童年时常吃的牛奶糖,便取出一颗放入口中。不料,咬下后甩炮突然爆炸,导致她的口腔被炸伤。尽管未感到剧烈疼痛,但嘴里充满火药味,令她十分震惊。
- Advertisement -
巫女士回忆,事发时她正在客厅看电视,因未开灯未能看清物品的真实性质。爆炸后,她感到口腔麻木,但进食和刷牙未受明显影响。她强调,甩炮的包装设计极易误导人,呼吁公众提高警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此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许多网民对甩炮的包装设计表示担忧。有网友评论称:“应该明确标注危险物品”、“包装实在太像糖果了”、“这种设计很容易让人混淆”。还有网友感叹:“现在的鞭炮包装竟然如此精致,确实容易误认。”
- Advertisement -
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对此事件作出正式回应。但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危险物品包装安全性的关注,呼吁生产商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警示标识,以避免类似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