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政府给州内54家非伊斯兰宗教膜拜场所,发出188万4000令吉修复基金。
无论如何,槟州首长曹观友坦言非伊斯兰宗教膜拜场所修复基金(RIBI)在存额在“入不敷出”下,已逐年递减。州政府自过去一、两年开始已为基金添补拨款,方能满足各方申请需求。
因此,他强调,非伊斯兰宗教膜拜场所修复基金明年度发放数额,需视今年申请情况同时,胥视州政府能发出的拨款,再作定夺。
他被媒体询及,州政府已为基金追加的拨款数额时,曹观友表示现下没有确定数据,逾100万令吉。
“所以我们再看州政府来年可发出多少拔款,如果有收入,我们可以再开放申请。”
他周二出席非伊斯兰宗教膜拜场所修复基金(RIBI)颁发仪式时,如是表示。
他指出,槟州所有发展计划进行时必须保留部份土地,作为伊斯兰和非伊斯兰宗教用途,无法提供土地的发展商,可以献金取代,以取得地方政府批准相关发展计划。
他表示,基于由地方政府负责保存的非伊教宗教保留地献金,一直没有使用,州政府自2016年起设立RIBI,供非伊教单位申请,作为硬体修复用途。
“这便是RIBI由来。由于献金数额不多,每一团体的申请,最高额度限制在5万令吉。因此,公众可看到各受惠团体,所获数额不一。”
自2016年至今,州政府共批准了333项非伊教的各宗教团体申请,拨款总额达1360万令吉。
在批出的总额中,各源流非伊宗教团体所获款项总数分别是道教(26家,88万令吉)、佛教(4家,15万令吉)、兴都教(10家,35万令吉)、基督教(7家,22万4000令吉)和其他7家(28万令吉)。
林秀琴:今年起全面落实eRIBI
另外,槟州非伊斯兰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指出,州政府将于今年起100%落实非伊斯兰膜拜场所修复基金电子申请系统(eRIBI),只接受网上申请。
她在会上指出,电子申请系统是要作程序转型,提高基金会服务效率,确保有效与高效。
“今年RIBI将于下半年开放申请,所有最新申请资讯包括结果,都会上载和公布在电子系统中。”
她也提及,本身自2023年上任以来,委员会审核了共116项申请,其中55项为积累自2020年至2023年的个案。另外61项为2024年的全新申请个案。
“上述所有申请中,我们共批准了其中97项(总数的84%),于2024年批出了361万4000令吉,也是委员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最高一次拨款。”
她也补充,部分受惠团体已于去年颁发,今日(21日)发出的54家受惠团体是于去年半年作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