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意大利罗马50年的大马艺术家林辉华(H.H. Lim),2024年在巴黎荣获Prix Carta Bianca奖项,与全球另外7位艺术家并肩获奖,共同通过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为受到创伤的病患传递温暖与希望。
Prix Carta Bianca 是一个旨在促进艺术与健康之间对话的奖项。该奖项的设立基于艺术家与经历疾病创伤的患者之间情感与敏感世界的相遇,这种相遇被认为是彼此启发和个人成长的泉源。
出生自吉打,成长于槟城,现定居于意大利的林辉华,曾在意大利、法国、中国、南非、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际权威美术馆举办过个展。其中包括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罗马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GNAM)、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MAXXI)、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学院(IVAM)。
1990年,林辉华在罗马创立了艺术空间“夜间亭”(Edicola Notte),成为无数国际艺术家交流的场所。近年来,他与伴侣薇薇安娜·瓜达诺(Viviana Guadagno)一起,将“夜间亭”发展为“动物园艺术论坛(Zoo Zone Art Forum)”,为振兴罗马艺术界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从业40余年,林辉华活跃于各大国际知名展览,包括:威尼斯双年展、布拉格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地拉那双年展等顶级双年展。
作品《画地为牢》反思内心束缚禁锢
2017年,林辉华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出了一件巨型装置艺术作品《画地为牢》。通过这件作品,林辉华不仅探讨了外部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自由与选择,也反思了内心深处的束缚和心理上的禁锢。
他接受《光华日报》专访时表示, “画地为牢” 这一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为地限制自己或他人的自由,设定了一种无法突破的界限。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思,年轻人渴望走出狭小的空间,去探索广阔的大千世界。在经历了广阔的天地后,才意识到回到一个相对有限的环境中,才是他们能够真正掌控的世界。”
《No Words Can Speak》是林辉华于2023年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示于罗马的Baruchello基金会,探索了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试图让观众在沉默中寻找答案。
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期间,林辉华在在意大利庞扎诺·罗马诺的Chiesa di Santa Maria ad Nives教堂展出装置艺术《The Long Journey Around One Meter Seventy》。
“这是特别为这座16世纪的废弃教堂空间量身定制,展现了艺术家如何通过其作品,深入探讨个人情感、潜意识及人类复杂情感的双重性。” 2024年1月至3月,林辉华在吉隆坡的Wei-Ling Gallery画廊举办了《梦游者的凝视》(The Gaze of Sleepwalkers)画展,展现他对梦境、意识与潜意识的探索,展览反响热烈,许多作品被收藏家竞相购买。
保留神秘感赋予独特价值
林辉华表示,一幅艺术作品如果要保持生命力,就不应被过于明确地解读。作品应当保留一层神秘的薄纱,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它真正的价值。
“这种神秘感不仅使作品具有多重解读的空间,也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正是这种无法完全解释的特质,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力和独特的价值。”
今年71岁的林辉华,艺术作品跨越了多种媒介和形式,包括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概念创作、美术绘图等,作品常常探索社会、文化和个人存在的复杂性,尤其是在情感、心理及精神领域的深刻反思。他曾站在25厘米直径篮球上半小时,把铁钉锤在舌头上作为影像艺术,用3天时间表演引诱鱼儿上钓,其他代表作包括《笼子、长凳和行李》《画地为牢》《这就是生活》《随风而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