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之音报导,欧盟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4日表示,持续9个月的调查发现的“明确证据”显示,欧盟医疗器材供应商未能获得公平机会参与中国的公开招标,这为欧盟将来针对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限制中国政府参与欧盟的公开招标铺平了道路。
彭博社和香港《南华早报》14日均报导了这一消息。欧盟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在所有类别的医疗器材领域和全国各地都采用了一个由法律、目标和做法组成的不公平且强烈偏袒本国公司、歧视欧洲公司的持续而复杂的系统。
调查报告称:“欧盟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医疗器械采购采取的在全国范围都存在并适用的措施和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提出任何具体的补救措施来纠正这种严重且反覆出现的限制性做法。依据《国际采购工具》,欧盟需要先与中方进行磋商。但根据该文件的条款,它最终可能会“限制或排除中国投标人参与欧盟政府合约”。
去年4月欧盟首次使用《国际采购工具》对医疗器材相关招标活动进行调查。《国际采购工具》是欧盟在2022年通过的一项改善公共采购市场准入的法律文件。
彭博社说,北京鼓励本国医院更多使用中国国产设备的做法,可以追溯到2015年中国国务院的决定。在最近两三年中,包括安徽在内的一些省份采取进一步措施,帮助中国企业获得更多机会为国内医院提供设备。这些做法是中国政府制定的推动关键领域快速发展的所谓《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一部分。
近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对许多类别的设备制定了严格的国内产品要求,北京也越来越重视地方和国家占据医疗技术采购的主导地位。
中国更改医疗采购政策后 中欧贸易从逆差转为顺差
根据去年4月发布的欧盟报告引用的数据,中国采取这项政策转变后,它的对欧贸易就从2019年的逆差13亿欧元(60.02亿令吉)变成了2020年的顺差52亿欧元(240.09亿令吉)。
欧盟说,这次对中国的调查,目的不是扭转这个趋势,而是要实现公平竞争。
长期以来,欧盟对中国采购市场准入的做法一直非常不满。去年欧盟官员在北京访问期间向中国最高层提出了这个问题。知情人士透露,在为期9个月的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未能透过与企业和官员的磋商找到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研究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技术市场规模为1350亿欧元(6233.22亿令吉)。该行业的主要欧洲制造商包括西门子医疗器材公司和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
欧盟认为,北京为了推动“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并达到在2025年让中国“核心医疗器材零件”制造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5%而不断推出扭曲市场的措施和做法。北京给中国企业设定的高阶医疗设备市场占有率目标是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