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云
图:吴国强
当患者被诊断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时,他们通常只能存活不超过3年。
心脏内科顾问朱锦辉医生指出,主动脉瓣狭窄在早中期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定期体检,依然可以及早发现。“建议每一至两年进行例行体检,若怀疑有瓣膜病变,医生会将患者转介至心脏专科医生进行确认及治疗。一般而言,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可采用开胸或微创瓣膜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简称TAVI)治疗。
朱锦辉医生指出,心脏由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和右心房组成,各部分分别承担不同职责。其中,左心室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入主动脉,输送到全身。
为了确保血液流向正确方向,左心室的出口(即主动脉入口)设有瓣膜,负责适时打开,让血液进入主动脉,并在关闭时防止血液倒流。正常情况下,主动脉瓣膜应保持柔软富有弹性,持续运作以确保血液顺畅流动。然而,先天或后天因素可能导致瓣膜增厚、变硬,逐渐无法完全打开,造成主动脉入口狭窄,血液从左心室流入主动脉时受阻。
当这种情况持续恶化时,左心室会为了泵出足够血液而加倍运作,导致心肌壁增厚、僵硬,逐渐失去弹性,影响左心室的舒张功能,最终可能引发心脏衰竭。
值得注意的是,主动脉是体内最大的输血血管,负责为所有器官供血和供氧。因此,主动脉瓣膜狭窄不仅会影响心脏功能,也会导致全身血液和氧气供应中断,带来极高的生命危险。
遗憾的是,主动脉瓣膜狭窄在早中期往往没有症状,直到许多患者开始感到异常疲倦、呼吸困难、胸痛或晕厥时才就医。此时,患者已经进入晚期,平均仅剩2年寿命,死亡率极高。“主动脉瓣膜狭窄的病程缓慢,从正常发展到狭窄需要10至20年,因此不易察觉。一旦确诊,必须立即进行治疗。”
询及是否有办法及早发现这种隐秘疾病时,朱医生表示,通过每年的例行体检,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发现杂音,便会转介给心脏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一般来说,心脏专科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电脑断层扫描,而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是最准确的诊断工具。因此,只要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主动脉瓣膜的异常情况。”
朱锦辉医生指出,主动脉瓣膜狭窄的原因主要有3种。最常见的原因是退行性钙化(degenerative calcification),这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现象。
第二种原因是天生的主动脉瓣膜异常。“正常人的主动脉瓣膜由三片瓣叶组成,但有些人天生只有两片瓣叶(bicuspid valve),这会使瓣膜较早退化并钙化,导致主动脉狭窄。
第三种较为少见的原因与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有关。这通常源自患者幼年时期感染A组链球菌引发的风湿热。风湿热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的心脏、关节、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
此外,风湿热引发的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主动脉瓣膜发炎,逐渐钙化、硬化,最终引发主动脉瓣狭窄。不过,朱医生强调,风湿性心脏病在三四十年前较为常见,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如今已经变得罕见。
主动脉瓣膜狭窄 手术是唯一治疗方式
心脏内科顾问朱锦辉医生表示,主动脉瓣膜狭窄是一种机械运动故障,导致瓣膜无法正常打开和关闭,因此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进行手术更换瓣膜,药物并无法治疗此病。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并提高存活率。
目前,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两种主要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简称TAVI)。
朱医生解释道,在TAVI问世之前,所有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都需通过开胸手术更换瓣膜。此手术需要暂时停止心脏跳动,切除已损坏的瓣膜,随后缝上新瓣膜。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开胸手术对年长者的风险较高,包括中风和死亡的几率较大。TAVI手术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这些风险。
他进一步解释,TAVI通过在患者腿部的股动脉处穿刺,使用导管在X光辅助下将人工瓣膜送至主动脉。在人工瓣膜到位后,它会像“降落伞”一样展开,取代已僵硬的主动脉瓣,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
整个手术通常只需局部麻醉并配合镇静剂,手术时间约为1至2小时,且术后恢复时间大幅缩短。
目前,TAVI手术仅用于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但朱医生预测,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或许可以用于治疗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等问题。
人造金属瓣膜 与生物瓣膜的区别
针对主动脉瓣膜更换手术中使用的人工瓣膜,朱锦辉医生解释,人造主动脉瓣膜主要分为金属类与生物类。金属瓣膜具有非常高的耐用性,理论上可以使用终生。然而,使用金属瓣膜需要进行开胸手术,且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Warfarin),以防止血栓形成。
因为金属瓣膜是人工异物,容易诱发血栓,引发中风或瓣膜功能障碍;另外,华法林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冲突,使用者需格外小心。
相较之下,使用猪心或牛心制作的生物瓣膜,患者无需服用强效抗凝药物,且通过TAVI手术即可更换,无需开胸手术。然而,生物瓣膜的使用寿命较短,通常只能维持10至15年,届时需再次进行手术更换。
因此,朱医生建议,60岁以下的患者不宜选择生物瓣膜,因为他们未来可能需再次手术。由于TAVI手术只能更换生物瓣膜,60岁以下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开胸手术来植入金属瓣膜。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并发症
朱锦辉医生提醒,尽管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一项相对安全的微创手术,但仍有并发症的风险。
首先,导管从大腿股动脉插入时,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尤其是因导管较大而对主动脉造成损伤,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
其次,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使用球囊扩张瓣膜,可能使附着在瓣膜上的钙或胆固醇脱落,这些物质会随血流进入大脑,引发中风。
此外,由于人工瓣膜紧邻心脏的神经束,更换后可能导致心跳变慢,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植入起搏器。还有少数患者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心肌梗塞。
尽管如此,朱医生指出,TAVI手术自问世20多年来,成功率非常高。不过,手术的成功率仍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越严重,风险越高,存活率也相对较低。
术后,医生通常建议患者在术后1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检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确保瓣膜功能正常。
至于如何预防主动脉瓣膜狭窄,朱医生建议,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应定期服药,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戒烟,控制血压,以预防疾病发生。
欲知更多关于TAVI手术详情,请浏览CVSKL网站(https://www.cvskl.com/cn/doctor/dr-choo-gim-hooi/ )或致电: 03- 2276 7000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