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岁月的长廊,部分传统美食获发扬光大,部分则坠入失传的漩涡。这些几乎绝迹的槟城美食,再不传承就会走入历史,成为谜一般“消失的TA”。
贡糖薄饼 旧时看大戏的零食
贡糖和薄饼,同属福建小吃。不过,当贡糖和薄饼皮邂逅,在舌尖上撞击出的,又是另一种火花。贡糖薄饼,曾是看大戏时人们嘴里叼着的零食,随着时间的冉冉流逝,它和大戏一样,慢慢走向濒临失传的边缘。
贡糖,因为过去是献给皇上的贡品,加上花生和麦芽糖混合后,在敲打过程中会发出“贡、贡、贡”声响,为此得名。位于槟城吉灵万山巴刹的林亚和贡糖薄饼,逾百年家传三代,挨过了二战时期,迎来了美食家蔡澜的赞美,如今成为乔治市一道绝无仅有的风景线。
只见第三代师傅林仁誉,驾轻就熟地把面粉团粘合到平底锅上,薄饼皮受热数秒后成形即可起锅,一片接一片摊开叠起,随后再用薄饼皮裹贡糖馅料,一条条味美精致的贡糖薄饼新鲜出炉!
关于这个带有嚼劲的薄饼皮,蔡澜曾评价:“我试过福建、台湾、南洋及香港的薄饼皮,发现做得最好的是槟城吉灵万山路门牌五号的林亚和,皮怎么包都不破。”
林仁誉解释道,面粉团的制作,只用了面粉、水和盐,手艺才是奥妙之处。贡糖馅料为花生、麦芽糖、白砂糖、面粉,素食者与穆斯林皆宜,无添加防腐剂。
代代相传 口味创新
百年老店的历史,始于第一代林绸春,从中国安溪远道而来,把制作薄饼皮的手艺,传播到南洋发扬光大。在日本二战中过世,但无阻手艺相传,由第二代林金和(林亚和)继承衣钵。随着年纪增长,林金和再把生意传到子女手中,如今由兄妹俩林仁誉和林月芳,以及妹夫朱明杰携手经营家族生意。
林月芳表示,他们从8、9岁开始协助父亲,如今第四代孩子们也一样,从小就过来店里帮忙,让贡糖薄饼像传灯一样,世世代代相传下去。位于吉灵万山巴刹的老店经翻新后,于今年7月重开,在这可瞥见薄饼皮的制作过程,另一家分店则位于槟榔律。
贡糖薄饼每条2令吉,盒装为10条19令吉,可从两种口味作选择– 原味或半咸甜。半咸甜,乃今年新研发口味,相比原味,甜度更低,夹带咸香。除了现卖,店家也接受外坡订购或批量预订,每逢尖不辣季节来袭,更会配合时季推出尖不辣薄饼,赋予味蕾惊喜!
林亚和贡糖薄饼
地址:
老店:5, Jalan Chowrasta, 10100 Goerge Town, Pulau Pinang.(现制薄饼皮)
新店:437, Jalan Penang, 101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营业时间:
老店 – 8am-2pm(休周二)
新店 – 8am-6pm(休周二)
米揲糕乌草龟 不该只活在记忆中的福建小吃
米揲糕、兹枣、乌草龟、汤称糜… 这些道地福建小吃,您是否听过、看过或尝过?在槟城三条路就有这么一家弹丸小店,四代匠心守护着家传手艺,在面粉团的一搓一揉之中,让几乎失传的福建古早味再现风采。
位于三条路的荣古早味,俨然一座福建美食的“博物馆”。
从古早味油炸小吃“米揲糕”和“兹枣”,到几乎断层的60年代糕点“乌草龟”和“草啊粿”,再到温饱福建家庭的面线粥“汤称糜”,这些几乎绝迹的道地福建美食,都能在荣古早味一一瞥见。
37岁的林淑婷(Margaret)是第四代,曾在新加坡高级餐厅工作5年,如今回来协助家族生意。她表示,荣古早味是以父亲的名字“林荣兴”起名。生意第一代是从曾祖母开始,不过她和奶奶不让父亲碰油烟,为此父亲选修了土木工程系,当上了工程师。
“直到98年经济风暴,父亲失业了,奶奶才让他学做糕点,凭手艺赚取家用费。”
1998年,父亲开始在六条路卖米揲糕、炒米粉、红豆汤。2002年搬迁到五条路邮政局对面,母亲至今仍在那里卖米揲糕,每日早上6点半到9点半,逢周二与初一和十五休。2013年,荣古早味受槟城庙会邀请,在庙会上售卖福建古早味小吃,意外积攒了高人气。林淑婷表示,在参与庙会之后,生意迎来了转折点,几乎天天爆单,有时甚至1天耗尽1个煤气桶。
“父亲的做法比较保守,他认为食物好吃无须宣传,自然有客前来光顾。直到荣古早味在庙会一炮而红,媒体报导让生意蒸蒸日上,他才改变固有的想法。”
2021年5月,荣古早味首家店面成立,生意迈入全新里程碑。无奈,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店面仅开10天就被迫暂停营业。同年8月,父亲与世长辞,林淑婷在双重打击之下咬紧牙根,誓要把亡父的手艺和精神传承下去。今年5月荣古早味开放堂食,也开始卖福建咸饭(虾米蚝干饭)、野菜饭(nasi ulam)、汤称糜(面线粥)等可以填饱肚囊的主食,逢周末势必高朋满座,生意迎来了另一个春天。
生活就像福建小吃,熬过了滚滚热油,抵过了沸腾蒸汽,才能散发喷香好味。
荣古早味
地址:63, Lebuh Presgrave, 103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营业时间:9am-6pm(周二休)
硕果仅存的炒硕莪
硕莪,晶莹软糯,可咸可甜。绝多时候,我们吃的是甜品里的硕莪加工品,比如西米露的硕莪粒,那么咸辣交加的硕莪炒,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硕莪炒味道独特,与果王榴梿一样,食客爱恨两极。历经世事汰换,这道福建籍贯美食,已几乎在槟城绝迹。在七条路巴刹一隅,就有这么一档硕莪炒,默默经营逾50载,成为“硕果仅存”的美食瑰宝。
先爆香虾米,倒入辣椒酱,再放入硕莪,中火炒片刻,收锅前缀以韭菜。掌厨的侯志聪表示,岳母的传统秘方传至第二代后,他稍微加以改良,加入秘制辣酱,让平平无奇的炒硕莪更添味。
“其实炒硕莪没有难度,最复杂棘手的过程,反而是制作硕莪。”
硕莪,也称沙谷,盛产于东马一带。从硕莪树桐中萃取硕莪粉,加工后制成圆球状,也就是市场上常见的西米。每日天未破晓,侯志聪和妻子周春风就要起床,先把一颗颗白色西米,加上薯粉和水搅拌,再入锅蒸熟。冷却之后成透明凝固状,切成一块块之后,就可以带到巴刹待炒。
极简生面 温饱全家
母亲在4年前过世后,硕莪炒档口就由周春风和阿姨林阿叶经营,负责掌厨的丈夫侯志聪曾是西餐厅厨师。周春风表示,档口走过了半个世纪,一直都驻守在七条路,只不过30年前巴刹建成,随即从户外搬到室内。
话锋一转,这里卖的另一道小吃–生面,亦是几乎被时光给遗忘的福建传统美食。正如其名,生面是未经煮过的面,而是泡在汤汁里直到膨胀,为此福建话也称为Pong Mee。对于旧时代的贫穷家庭而言,简单一锅面、猪油渣、虾米,已成一道温饱全家的主食。
炒硕莪和生面,每碗4令吉(小)或5令吉(大);炒米粉、面和粿条2令吉(小)或3令吉(大);面线糊4令吉(小)或5令吉(大);红豆汤、绿豆汤、花生汤、黑糯米椰奶、番薯西米露汤、麦粥糖水,每碗3令吉;莫莫查查5令吉。
忆起过往,周春风感慨:“我来自一个福建家庭,小时候一家人围绕在一起吃硕莪炒和生面,那大概是我和母亲最美的一帘回忆。”
七条路姐妹硕莪炒
地址:Lebuh Cecil, 103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七条路巴刹里)
营业时间:7am-4pm(周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