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5年 1月 06日
主页 言论 异言堂

有光正在找你

- Advertisement -
听文章 Powered by 光华网

文:赖美贤

2023年全国健康及病发率(NHMS)的调查发现,马来西亚自杀倾向者,从2019年的42万4000人(7.9%),飙升至2023年82万2318人(16.5%),增加了两倍。这不是冷冰冰的统计,而是一群正在挣扎的灵魂。

卫生部副部长拿督鲁卡尼斯曼,日前在国会下议院问答环节回应附加提问时表示,自手机应用程式MySejahtera上线MyMinda功能以来,已经完成了超过18万5244项心理健康检查。其中有4万3781人,被检测出有自杀倾向。

面对不断攀升的数据,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出HEAL热线15555,在卫生部设施内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以及提供心理健康和心理社会支持系统(MHPSS)。同时,卫生部还成立了国家心理健康卓越中心(NCEMH),协调各机构开展相关项目和服务。

- Advertisement -

然而,这些正经又严肃的官方举措,对于习惯滑手机、刷短视频的年轻人来说,也许不够 “接地气” ?答案或许藏在“网红”的影响力中。

卫生部计划通过Instagram、脸书(Facebook)和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借助网红效应,宣导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公众关注心理健康,并及时寻求帮助。这听起来像是 “网红救命” 的玩笑,但仔细想想,未必没有道理。

当你划过短视频,看到一个你喜爱的网红在谈如何“拥抱情绪” 、如何寻求帮助,是不是会觉得离自己的生活近了一点?研究表明,年轻人对“同龄人的话”更买账,而网红正好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们的影响力,不只是带货、拍抖音,还可以带来新的观念。如果某个网红能用幽默、真诚的方式告诉你 “有心理问题没有什么好丢脸的” ,那种力量不可小觑。

- Advertisement -

此外,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不可忽视。抑郁症患者不仅要承受病症本身的折磨,还常被贴上“心理脆弱”“无病呻吟”的标签。这种来自社会的误解像无形的枷锁,压在患者身上。有人甚至说,抑郁症患者能生气是一件“好事”。生气是一种生命的挣扎,是一种反抗。那些始终压抑情绪、迎合他人需求的患者,自杀风险往往更高,因为他们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其实,卫生部与网红的合作,某种程度上正在为患者争取这种“生气的权利”。这正是宣传的意义所在:打破“心理疾病=软弱”的污名化,告诉更多人,寻求帮助不是丢人,而是勇敢。

也许某一天,刷短视频时你划到的那条“网红倡导”,真的会让你按下那个小小的“求助”按钮。而那一刻,网红真的救了命。所以,下次刷到心理健康的内容时,记得慢慢划,而你点下的“赞” ,不仅仅是对内容的支持,也会让这条视频被更多人看到,可能帮助到另一个在绝望中徘徊的人。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立即申请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Executive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ilayah Persekutuan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DevOps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6.5K /Month
› 立即申请
  • Java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10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