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党全国主席拿督刘华才认为,政府在处理非穆斯林宗教场所拨款申请应该实行监管而非限制,禁止3年内不能再次提出申请非常不公平,也有违昌明政府执政理念。
他强调,国民理解团结政府因为面对国债压力,有意削减一些开销。但是,这是团结政府缺乏完善理财而导致这情况出现,不应该拿非穆斯林宗教场所开刀。
他表示,纵观政府在2023年和截止2024年9月30日拨给非穆斯林宗教场所的拨款,也只不过是2480万令吉和4610万令吉,其中这些宗教场所可能是地方上的旅游景点或代表性场所。
他说,其实只要首相少出一趟国,就可以省下数百万令吉的开销,不需要动非穆斯林宗教场所,的拨款申请。而且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宗教场所或许不需要政府资助,会向政府提出申请的必然是自愿有限才转向政府开口。
“在处理非穆斯林宗教场所拨款申请方面,政府应该要依据个案处理,毕竟无论是建筑物或者其他基本设施是需要定期维修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如果房政部认为相关申请有可疑之处,可以委派官员或者当地国州议员到现场了解和审核,确保所提呈的修缮申请指南下制定的条件,而不是一刀切,完全禁止。”
他表示,政府应该对每一项申请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没有问题才给予批准,为什么要硬性规定不能申请。“
“一家宗教场所会在3年内或短期内连续提呈申请,可能是因为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损坏,在无法找到足够的维修费,而相关维修又刻不容缓,才会转向政府求助。”
所以,刘华才在周二发表的文告说,在课题上,政府必须考量和不能排除天灾和人祸的因素,要是今年在获得政府批准修缮庙宇的拨款,隔年因为遭遇天灾而有设备所损坏,难道政府就要拒绝申请?
他说,信仰自由为我国立国之本,《联邦宪法》第11条文明确保障每一位国民的宗教自由,且任何宗教都可被自由传播,这是宪法给予国民保障的基本权力。
“既然如此,团结政府更应该体现多元路线,提供拨款给符合申请条件的非穆斯林宗教场所。”
“马来西亚是一个独特的国家,融合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风貌,文化多姿多彩又能和谐共存,团结政府应该致力把这些特色文化保存下来,在协助各宗教组织维修会所及发展会务上义不容辞,让我国持续汇聚多种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