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佳雯
柏拉图曾言,人本质上是雌雄同体,因此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自身缺失的另一半。然而,在现代社会,婚姻这一人生目标正逐渐被个人自由和单身主义所取代。这究竟是社会环境变化的所致,还是价值观转变的体现?
据报道,马来西亚2023年的结婚人数同比下降了12.5%。这一现象的背后,经济压力无疑是重要推手。从婚礼到育儿的高昂支出,再到不断攀升的城市生活成本,婚姻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品”。
马来西亚统计局(DOSM)数据显示,城市中已婚夫妇的每月基本开销至少需3812令吉,而育有子女的家庭更是支出高达4759令吉。这种经济压力使得婚姻不再是“幸福的选择”,而是变成了一种“理性的决策”。这些数字使经济尚未稳定的年轻人变得更加谨慎,将婚姻视为一项重大财务决策,而非人生的必经之路。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压力并非唯一的阻碍。年轻人在人生价值和优先事项的选择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相比婚姻带来的稳定生活,追求事业与实现财务独立已成为更为优先的目标。
正如保险从业者努尔阿弗丽娜所言,“先稳定事业,再考虑结婚”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识。此外,社会对单身女性“剩女”标签的逐渐淡化,也减轻了年轻人面临的婚姻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同时,个人的情感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对婚姻的看法。情感创伤、分手的经历,甚至父母婚姻的失败,都让许多年轻人对婚姻的责任和风险感到畏惧。婚姻从曾经的“甜蜜梦想”逐渐变成了“未知的束缚”,使得许多人对其望而却步。
面对婚姻观念的转变,社会和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以降低婚姻的门槛。例如,通过简化婚礼习俗和降低聘礼要求,减轻婚姻带来的经济负担。其次,提供婚育经济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有助于激励年轻人勇敢迈出这一步。最重要的是,社会应营造更加包容的氛围,尊重单身的选择,使婚姻成为一种自由的决定,而非社会的期望。
年轻人对婚姻态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压力,也体现了社会价值观的演变。婚姻不应再被视为负担,而应成为基于自由和平等的幸福选择。社会需要反思并适应这一变化,让婚姻回归其本质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