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表示,政府允许部分无国籍孩童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申请入学,前提是父母其中一方为马来西亚公民,并需村长的书信证明等。
行动党劳勿国会议员邹宇晖是周二在国会特别议事厅质询教育部长,政府将如何确保无国籍孩童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黄家和是如此做出上述回应。
针对此,邹宇晖认为,虽然政府有在无国籍孩童入学方面做出努力,但某些情况下仍未能涵盖所有急需教育的无国籍孩童。
“首先,在教育部的书面回答上,政府要求父母一方为马来西亚公民,但这在实际情况中存在诸多客观条件上的限制。”
他举例,如果孩子的母亲为非公民且父母未婚,非婚生子的国籍默认跟随母亲,这导致孩子无法获得国籍身份,也无法证明父亲为公民,从而无法入学。
此外,他指,像沙巴的巴瑶族等无国籍族群,其后代也因此无法接受教育。这类政策限制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加剧了贫困和社会排斥的问题。
邹宇晖今日(13日)发文告指,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共有1万2101名无身份证明的孩童获准在政府小学和中学就读。
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在沙巴有民间团体开设的“民办学校”(Sekolah Alternatif)长期为无国籍孩童提供免费教育,但常受到政府的打压。
“今年6月,一名老师和八名学童因在民办学校授课和求学被警方逮捕,近日更传出哥打京那巴鲁市议会计划拆毁一所民办学校的消息,进一步威胁了无国籍孩童的教育权利。”
另外,邹宇晖指,政府虽不承认难民身份,但仍通过在全国设立18所替代指导中心(Pusat Bimbingan ALternatif),为罗兴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难民孩童提供教育。
“这一举措值得肯定,却仅限罗兴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难民孩童,并未覆盖其他国家的难民,甚至本地的无国籍孩童也无如此待遇。”
“作为国会议员,我呼吁政府停止对民办学校的打压,理解和支持这些为无国籍孩童提供教育机会的机构。同时,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确保所有孩童,无论其国籍状况均能享有基本的受教育权利。”
邹宇晖强调,这不仅是对孩童权利的保障,也是推动社会平等和和谐的重要一步。教育是每一个孩童应有的权利,不应因为国籍身份问题而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