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洪玉璇
摄影:曾国权(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独立中学、私立中学组)
得主:李振辉(槟城韩江中学华文老师及文宣处主任)
服务年资:16年
因为他,韩江独中的年度刊物《韩江生活》,从原本的4页增加至80页,后来从纸版发展成每月上网版本;再推出新刊物《学客彳亍》、让学生当主播报《韩江3分钟》……让韩江校闻在脸书、Instagram等渠道即时迅速广泛宣传。
韩江独中的文宣处主任李振辉一直以来,为推广华文教育默默耕耘,很少曝光。最近,他被提名并荣获“第9届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独立中学、私立中学组)。当记者说要访问找他拍照时,他自嘲自己长得丑不上镜,所以每每站在镁光灯背后拍学生拍学校。
李振辉也是该校的华文老师。中文系毕业的他,在担任华文组主任期间,一心想要搞好校报,所以开始他的改革之路。
他说,《韩江生活》这份刊物,一年大约出版1-2次,每次大约只有4页。他认为,这份刊物,是韩江特别的文化,不只是报导学校的新闻,也可以成为“有营养价值”的刊物。因此,他开始打破传统作风,改革内容,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层面的内容,例如穿插文化、文学、艺术,甚至是从韩国、日本电影等与学生分享人性的部分,这些都是课本以外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学校,特别增加各部门报告,要求董事会写文章交代学校的发展动向,甚至开始带学生外出采访,例如春满园、访问本地导演、专访艺人,让学生可以阅读到更多好新闻。结果,越做越厚,从原本的4页,增加至40页、60页,甚至是80页的内容。”
于2011年升任文宣部主任的他说,以前的学记团,参加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很多人都不想加入。经过内容改革之后,参加人数已经增加至40人,现在已经改名为“大众传播学会”,而参与的学生都必须经过面试。
他说,为了让学会有更好的发展,学生都必须经过1年的写作培训打好基础,接着才能参与主播的工作。
他强调,在办校报期间,一直坚持一点,就是不能原文照抄,学生必须自己找资料改写,从中学习。
带学生出国采访 打破格局“活”学活用
韩江独中校长江美俐补充说,文宣部,就是李老师的第2个家。为了《韩江生活》,李老师经常课后留在学校,甚至周末也回到学校赶工,批审学生的文章、照片,到制作视频。他总是亲历亲为,付出良多,甚至打破格局带学生到台湾、新加坡等地采访。
“也因为他,《韩中生活》加入很多学生自己报道的校园活动、学生的表现、学生创作等。李老师对学生要求很高,但是他也尝试放手给学生去尝试自己编辑排版。因为李老师的用心栽培,一手把学生带大,学生才能独当一面。”
她说,也是因为李振辉老师,经常用各种创意的教学法,把华文教“活”了,所以孩子们都爱上华文。
他说,李老师教书,并非只是跟着课本教学,他有时候会以诗歌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时候会用心智图法教学,与学生分享课本的内容。
“站在门外听李老师讲课,都可以看到学生们都很专注聆听,也因为老师把华文教得很活,让孩子们都爱上华文。”
她说,因为学生遇到资深的好老师,学生们的华文进步很多,李老师也曾经多次荣获学生“Score A” 教师、杰出顾问老师、爱心老师等奖项;现在有些李老师的学生,已经是成人成才,成功进入世界顶尖大学。
此外,她也称赞李老师多才多艺,曾经在2010年教导戏剧社学生时,以个人作品和编导《望女早归》夺得“第12届北马中学生戏剧比赛”的最佳戏剧优等奖和最佳表现演员奖;2014年指导大众传播学会学生以校报《韩中生活第20期》荣获“第14届学海杯全国中学华文观摩赛”季军,以及2017年代里大众传播学生参加HELP学校杂志培训及比赛夺得亚军。
16年来不停引导 助学生朝梦想前进
就像一般年轻人那样,年轻时的李振辉,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花了10年的时间,做过织衣厂、超级市场的美术员、电视剧幕后、报馆编辑……直到报读韩江学院中文系后,他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向,从事教育工作。
在2008年开始教书的他,在开始接触学生时,最令他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前途,尤其是那些快要毕业却不知道自己想读什么想做什么的学生。他说,学生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他不想学生像自己一样,白白浪费10年的时间。
他说,做老师,除了要把学生教好,还要学心理学,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于是,这16年来,他不停地从旁引导学生,让他们寻找自己的明确方向,帮助他们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已经53岁的李振辉,现在还是单身,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奉献给学校和教学。想着想着,他笑着说,“至少,看到学生已经成功,有一名学生现在已经在新加坡从事美术设计,成为设计师。“
看到学生的成功,他说,这种心灵上的满足感、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