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发现新的肠病毒克沙奇A6型突变株,部份病童感染后,出现全身长满大颗水泡的不寻常表现。
微信公众号“北京新闻广播”22日晚报导,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日发布一项关于手足口病(肠病毒)的调查研究,克沙奇A6型肠病毒已成为导致中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目前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克沙奇病毒A6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风险。
研究团队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儿和儿童,症状通常以发烧、口腔溃疡和皮疹为主,症状一般较轻,在7至10天内缓解。然而,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神经、呼吸或循环系统并发症。
此前,肠道病毒A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6年,肠道病毒A71不活化疫苗开始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该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例的发生率。然而,由于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多样性发生了变化。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根据国家手足口病病原体实验室监测网络,研究团队调查了中国2012年至2023年间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从中获得74株克沙奇病毒A6菌株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克沙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中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此外,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该病毒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的监测。
研究涉及的74宗与克沙奇病毒A6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48宗为男性,26宗为女性;平均年龄约为2岁,其中1岁以下儿童25宗,1至5岁儿童26宗,5岁以上儿童3宗。
研究团队表示,5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免疫系统不成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增加易感性,并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潜在的致命后果。因此,开发克沙奇病毒A6疫苗,对预防易感儿童出现重症手足口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