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华尔街日报宣布将亚洲总部从香港迁往新加坡,香港记协主席陈朗升表示,如今在香港从事新闻工作的确有一定风险,这些外媒十分重视员工的风险;学者也认为,香港大小政策都要由北京拍板,当地记者难以作出有新闻价值的报导。
无国界记者组织(RSF)3日公布2024年度“世界新闻自由指数”,香港排名135,虽较2023年的第140名上升5名,但评分却自2023年的44.86分降为43.06分。
在这项指数发布前1天,华尔街日报总编辑塔克2日透过内部邮件宣布,华尔街日报“一如我们报导的许多公司一样”,会将亚洲运作重心从香港转移到新加坡。并指部分员工将因此被迫离开,而这些员工多数来自香港。
香港明报报导,上述邮件并未提到香港的政治环境或“港区国安法”等字样,但多名华尔街日报员工表示,公司的上述决定不排除与香港近年来的事态有关。而该报未来将在新加坡新增编辑,报导包括中国股市、房市、电动车、港股等商业新闻。
美国之音(VOA)中文网报导,陈朗升表示,华尔街日报以报导财经、投资新闻为主,但仍作出这样的决定,让他感到意外。
但陈朗升直指,现在在香港从事新闻工作,的确有一定的风险,而这些(外媒)机构十分注重员工的风险。可以预见的是,有更多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会有与华尔街日报相同的疑虑。
新加坡新闻自由空间较大
陈朗升认为,与香港相较,新加坡的新闻自由空间较大,华尔街日报亚洲总部迁到当地不会有后顾之忧。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表示,以往国际媒体把总部设在香港,是因为香港的新闻自由空间较大。但现在香港无论大小政策都要由北京拍板。记者留在香港,难以发表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导。
庄嘉颖指出,在基本法23条、国安法之下,香港失去了很多自主性,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若要报导中国新闻“何不干脆到北京采访”。虽然新加坡当局对报导当地消息有所限制,但是对于有关国外的报导不会有那么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