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香港屯门刀削面事件及内地饮食品牌扩张在港业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一方面是那句“今时今日咁嘅服务态度唔够?”的广告金句再次被网民提起,揶揄刀削面店家的服务态度欠佳;另方面则是许多网民期盼更多内地网红饮食品牌能够在港开店,省下跨境交通的时间。
笔者认为,从上周的两个网络热议话题可以看出,在面对新竞争者时,香港饮食业似乎陷入了裹足不前的“死循环”,若不能及时改革转型,未来恐陷入被淘汰的命运。
其实,屯门刀削面店店主因两块钱的学生优惠与顾客发生争执,这本来是一件小事,若店主情商高或有较好的公关技巧,应能妥善解决事件。惟该店店主不仅贴出CCTV截图公审顾客,还辱骂威胁到场采访的记者,这才引发网民怒火,也间接地演变成针对香港饮食业劣迹的网络声讨。
事实上,香港饮食业服务质素下降已久被诟病,其中网民还列举出如限时用餐、对顾客如仇人般呼呼喝喝、不让顾客选座、光速收盘、催促顾客用膳及收费不合理等多宗罪,形容现在香港的用餐体验是“贴钱买难受”。
其实,在疫情期间,香港饮食业一直在艰苦经营,全面通关后经济复苏又不如预期,难免会令前线员工产生压力和怨气,影响到服务质素。惟若将这些压力和怨气转移到顾客身上,只会变相“赶客”,不但令食肆生意越来越差,还会给游客留下不好观感,冲击到整体经济复苏。
若想走出这样的“死循环”,香港饮食业就须要做出结构性的转型,一方面积极提升服务质素,虚心听取顾客的意见,从根源上改善被网民和游客罗列的“罪行”,另方面专注做好食物质素、份量及性价比之间的平衡,找回过去“快、靓、正”的核心竞争力。
要知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越来越多内地餐饮品牌来港设店,以及扩充在港业务的前提下,若香港饮食业再不积极改革转型,重塑往日的竞争力,那就怨不得香港消费者及游客用脚投票,选择服务更好,食物质素和性价比更高的内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