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今年为马中建交50周年,《光华日报》与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曹玉堂联办“墨与情”画展,以艺术文化交流的方式庆祝两国建交迈入新的里程碑。为此,曹玉堂特从中国带来200多幅具备中国各派传统画家风格与特点的自创画作前来开展,还与本报分享他对传统艺术前景的信心,他相信,即便人工智能再进步,只有完美,没有灵魂,是无法取代人类艺术家独一无二创作的。
工笔画古代人‘相机’传达个人思想
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曹玉堂,是素有马背上民族之称的内蒙古人,大师谈吐之间温文尔雅,在10岁时,他就在父母的安排下,练习传统工笔画。“我的父母相当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虽然是父母之意,但曹玉堂的心里也没抗拒,他依稀记得当时10岁的自己,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就依着父母的安排学习。当时的他对于传统工笔画,没有抗拒,但也谈不上喜欢。
学了一段日子后,他发现自己一天不画,就觉得好像缺了什么,这才晓得自己已爱上工笔画了。除了工笔画,他也学习各种画技,如中国画的写意工笔、西画的油画、素描,他也认真学习。不过,随着生活历练的增加,曹玉堂发现自己比较喜欢传统的工笔画,就选择依着本心出发。“其实更重要的是在画里表达个人思想。当你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理想后,那时你创作的每张画是要体现自己的思想认知。”
他说,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功能是为宗教服务、为皇室服务以及记录当下现况(纪实)。他以中国历代帝皇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为例子,这些都是古代画家以工笔画技法记录的真实情况。“在古代能够真实的记录当时中国社会和环境的现况就只有工笔画。”
他幽默指出:“这是因为当时没有相机,工笔画就是古代人的‘相机’,但是工笔画比相机更高端的是它能表达哲学精神,即它能传达个人的思想,如佛道儒的想法。”
他娓娓道来,中国的哲学文化体系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心诚则美,中正平和,所以作品呈现让人感觉大气端庄;道家注重的天人合一,追求宇宙自然发展演变,作品呈现让人感觉脱俗出尘。而佛家注重的是明心见性,忘掉俗世的欲望,它的作品呈现引导人们心生慈悲,心向光明。
他续指出,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古典画作,两者都有共同的宗旨,即是为宗教服务的,而且画风都是受到建筑物的制约。他举例,在中国南方的建筑物多数是木制,高高的厅堂,窗明几净,所以他们在画纸上的用色都偏向淡雅清新,以便适合悬挂在墙壁。
“那西方的油画为何都是色彩鲜艳明亮?这是因为他们的建筑物都是石头制作的,如城堡。城堡的特点是阴暗,光下暗。窗口小。所以油画的决定是色彩要明快,色彩触觉强,对比要强烈,以便适合悬挂。”
艺术家不但要继承更有责任传承
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曹玉堂认为,身为艺术家,不但要继承,更有责任传承下去。“当年我的老师,跟我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千万别砸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这么多年,我都在认真收集,积累过去这些前辈们留下的各方面的资料,各种技法和思想,希望将来把它们传下去。”
“可是传承方面出了状况,这是因为人们太过依赖录像机,相机,或视频来学习绘画。真正的核心文化精神是必须言传身教,这是再高科技高清的摄录机也教不到的精神传承。比如说,学习勾线法,我们可以看着荧幕学习,一笔就勾画出来了,人们可以研究勾线的角度和力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手指拿笔的时候,他必须是全身最放松的状态,只有手,肩,肘,特别放松,人才能感受到笔尖和纸张的摩檫力,还有行笔中的力道,才能掌握这技法。”
他强调,这些都是需要面对面学习,才有机会练就的深度修为。“影像技术确实可以让一些基础技术普及,但是想在这领域达到更高深的成就,就无法靠观看影像学习。”
通过画作用唯美阐释人间善良
也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的曹玉堂说,艺术家应“知美而行善”,艺术家通过创作唯美的作品,让人看了心生美感。“人一旦心生美感,就会厌恶丑陋,有了向善之心,就会讨厌自己的恶性。所以,我通过我的画,用一种唯美,来阐释人间的善良。”
惟曹玉堂说唯美并不等同于完美,因此,他对于当前发展得越来越蓬勃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简称AI)似乎有取代艺术家之势,不表担心。
“首先,AI的功能是尽量纠错,即任何一个作品都是完美无错。而艺术呢,恰恰是每一位艺术家的每一张作品都是不一样的, 而每一张作品总有错误,我们是产生作品里的缺陷美。人为艺术,必然有缺陷的,这恰恰是AI技术设计逻辑上所做不到的。AI画风追求的永远是极致的完美,它不断在纠错。而我们的艺术是容许技法有错误,而恰恰是有缺憾,思想才能填补,让别人在欣赏我们作品的时候,才能从这空缺融入自己的感情,这个正是完美的AI出现的缺陷。”
他续指出,个人的作品,代表个人的思维和价值观,这是独一无二。“AI做得再好,也做不到这点。可是人们很多时候疏忽了本身的品牌价值。”
李兴前:马中建交50周年艺术文化交流
在与曹玉堂大师的展前交流会中,本报总经理准拿督李兴前指出,这是《光华日报》与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曹玉堂首次联办的马中建交50周年的画展,主题为“墨与情”,“墨”指的是曹玉堂大师画作,“情”是马中之间的友情。
“两国建交,《光华日报》以各种性质的活动来促进两国民间的交流,建立友谊。而艺术文化交流确实是优质管道。马来西亚艺术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而且深入研究,创作了相当多的作品,这次曹玉堂大师把蕴含中国各派传统画风的自创作品带来,这对本地画家而言,无疑是很好的交流机会,也是互相学习的良机。”
曹玉堂大师指出:“马来西亚本身有自己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珍宝。就如我常说的‘自己民族的,自己国家的文化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中国文化也是举世无双。因此,联办画展是促进两个民族文化之间交流、理解、信任的模式,它产生的影响远超过文字。我也想借这个画展,促进马中的艺术家互相交流、理解、欣赏、学习,产生民族之间的友情与信任;艺术无国界。”
为了让大马人民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画各个流派的美好,各个名家的特点思想,曹玉堂与他的团队不辞劳苦,把具备各派传统画家风格与特点的自创画作带过来马来西亚。“这是无法通过照片或影像来感受,是要人们直接接触画作,才能感受画里的神韵。”
他进一步解释,就像传统中国工笔画,需要直接观看画作,才能观赏到画家的观察入微。“中国古代的画家是非常写实的,作品呈现都非常逼真完美,这是因为他们观察入微,对事物的观察,从开始,到消亡,或动植物的各种动作,都观察得巨细靡遗。合乎大自然的理解,这一切让我们在绘画的过程,放弃自身加注于自然变化的理解,全面尊重天地万物的自身自然演变的过程。尊重大自然,不要强行去改变。”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也体现在他的作品里头。
庆祝马中建交50周年光华日报与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曹玉堂联办“墨与情”画展
展出日期:2024年4月19日至4月25日
开幕仪式:2024年4月19日(周五)
时间:早上10时30分-下午6时
地点:光华展馆 19, Lebuh Presgrave, 10300 Pe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