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骨痛热疫情严重,当局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埃及斑蚊,减少骨痛热等疾病传播。
巴西骨痛热疫情严重,里约热内卢市日前释放新一批感染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的埃及斑蚊,以减少骨痛热等疾病,同时3月已兴建生物工厂,快速孵育带菌蚊卵,靠生物防治大量消除病媒蚊传播疾病能力。
巴西通讯社报导,里约市卫生厅将与巴西世界蚊子计划(WMP)合作,未来20周在市中心、卡久和帕奎塔岛等埃及斑蚊孳生地区释放这些蚊子,藉以减少骨痛热、兹卡病毒和屈公热等蚊媒疾病。
巴西世界蚊子计划机构关系负责人查雷格雷说明,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雌蚊与自然环境中的蚊子交配后,产下的卵会孵出带菌而没有传播疾病能力的蚊子。长期下来,带菌蚊子数量增加,减少病媒蚊数量,就不需要再释放带菌雌蚊。
- Advertisement -
使用沃尔巴克氏菌防治骨痛热的方法最初于2014年在里约热内卢邻近城市尼特洛伊实施,之后在里约29个区,以及中西部大平原、东南部好景市和东北部佩特罗利纳市释放带菌蚊子。
- Advertisement -
查雷格雷指出,释放这些蚊子后,里约市29个区的骨痛热病例宗数已平均下降38%。
WMP与巴西克鲁兹基金会合作,由卫生部资助,负责协调在巴西使用沃尔巴克氏菌防治骨痛热。目前每月生产4000个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卵,约320万人生活在这些蚊子被释放的地区。
查雷格雷指出,东南部的古里提巴市今年3月开始建造一座新生物工厂,预计从2025年起开始扩大产能到每个月孵育4亿个蚊卵;随著蚊卵量扩大,可以在更多埃及斑蚊孳生地区释放,未来10年将多达7000万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