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永秀
在这个世间,美好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壮丽的山河,璀璨的落日,旖旎秀丽的青山绿水,姹紫嫣红的花草,葱葱郁郁的树木,各种飞禽走兽昆虫,甚至小至沙砾石头……无不充满了喜乐和美感。我对这世间万物都很喜爱,几乎每一样我都有兴趣。除了经常在山水之间游览,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韵,也喜爱养鱼、种花、收集石头……一些人为的艺术品,以自然的材料制作而成,本身具有自然的风韵,也深得我心,例如紫砂壶。
近日接待来自福建的文友江少英,她送了我一套茶杯,也送了文友伍木一个茶壶。伍木兄说他不懂得喝茶,所以把这个茶壶也转赠给我了。
爱喝茶的我,一看这紫砂壶,制作非常精美,线条流畅,紫砂的壶身温润如玉,圆润饱满,焕发出一丝淡淡的光泽,是所谓的“西施壶”,符合紫砂壶种类之一“圆器”的造型规则:“圆、稳、匀、正”的要求,真是个好壶!我特爱它的造型丰满、珠圆玉润,没有棱角,不管是壶身、壶把或者壶嘴都做得非常的精致协调,符合黄金比例,具有一种非常和谐、自然和质朴的美,一种浑然天成的神韵。真要感谢伍木兄和江少英文友了。
我是潮州人,从小在祖母和爸爸的影响下喜欢喝茶,可以说我是喝工夫茶长大的。几十年来每天三餐后都少不了茶。所谓爱物及乌,可能因为小时候常见大人们泡茶,用的是小巧的茶具,所以就在不知不知不觉之间爱上了茶壶。
不过真正接触茶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开放的时候。有次我和内人到杭州旅游,我们在杭州西湖边看到有人摆卖一些奇形怪状的茶壶。这些茶壶每一个的形状各不相同,却又各具特色和风格。它们基本上都是红褐色的,每一个形体都具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我禁不住上前去观看。
这一看就喜欢上了,原来他们在售卖紫砂壶。对那些不懂得喝茶的人来说,紫砂壶到底是什么可能也不太清楚。其实紫砂壶在中国成为制造茶具的历史至少有500多年了,始于宋朝而盛于明清。多年来经过工匠们和艺术家们不断的制作、推陈出新和传承发展,紫砂壶不只是用来品茗的器皿,也已经成了一种艺术品和收藏品了。
我就在那摊子上选购了一个紫砂壶,当时的价格是人民币200元。上世纪80年代,新币一元只能兑换成人民币9毛钱,和现在的一元兑换成5元多人民币的兑换率可说是天差地别。200元人民币在当时是非常大的。也就是从那时候我开始收集紫砂壶。那些年我经常出入中国,所以也有机会买了许多紫砂壶。但是因为我的兴趣太多,也喜欢收集石头,所以家中的石头、紫砂壶越来越多,地方不够放。最后不敢再沉迷下去,部分送人,部分保留。学习佛家“拿得起放得下”的哲学,坚持只能爱不能迷。
到底紫砂壶跟普通的茶壶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知道:普通的茶壶大多数是用瓷、金属、玻璃,甚至是塑料所制成的。紫砂壶却是用宜兴所出产的一种特别的紫砂所制成的。以金属制成的茶壶在高温时可能会与茶叶中的茶多酚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茶色和口感。以玻璃茶壶泡茶不错,特别是绿茶,可通过晶莹的玻璃观看漂亮的茶色。不过玻璃茶具光滑不易把握,又易碎易裂,需要特别小心。紫砂壶能保温,能吸收茶香,即使壶里没有茶叶,以热水冲泡仍有茶香,是泡茶最佳的器皿。此外,它还是一件艺术品呢!
紫砂壶造型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传统中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说法,意即不管造型是方是圆,都各具特色,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根据其外观形状构造的特点,紫砂壶型可以分为五大类:圆器、方器、筋纹器(壶身有不同的纹路)、花塑器(以花草瓜果鸟兽为造型)、提梁器(有柄的茶具)。也有人将它分为几何型、自然型、筋纹型三大类,其中又有仿古器,单独列为一类,为博古型。
紫砂壶泡茶透气而不透水,既不夺茶真香,又可保温,据说茶叶在茶壶中过夜不馊。紫砂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添加其他矿物而独立成陶的陶土,本身具有很好的黏结度和可塑性,是世上最奇特的一种泥土。
紫砂壶具有经济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可以欣赏、可以把玩怡情、陶冶情操、增添意趣、积累知识、丰富人生。它别具精、气、神、韵抽象之美。但其真正的美存在于使用当中。砂壶表面不加釉色,外观含蓄不浮夸,在朴拙的泥色中散发温润的光泽,在不断使用当中越来越美。这种含蓄、深沉的姿态带给我们许多人生的领悟和启迪。
紫砂陶土的发现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古时有一高僧,经过宜兴鼎蜀山村落时,发现那里的青龙山、黄龙山的陶穴盛产五彩缤纷的陶土,他把这种土称为“富贵土”,于是呼叫乡民去挖掘。该地的乡民也因此而致富了。
历代的艺术家们也把篆刻、泥绘、堆塑、粉彩、绞泥、镶嵌等工艺,融入紫砂壶的制作程序中,使之更具有艺术品味,更趋完美。紫砂泥来源于大地深处,它是大自然送给世人的厚礼,当你用心去品味紫砂的时候,清雅之美更会渗入到你的心中。
紫砂壶凝结着中华文化厚重的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精髓,折射出中国古典美学的精湛和丰厚。它集合了自然、朴拙、和谐、含蓄之美,当你懂得细细品味,人生境界也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