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存在人才匮乏问题,在人口负成长的情况下,发展AI机器人取代传统“人养人”是未来趋势。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5.4%,“智慧养老”成为近日“两会”热门议题。然而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存在人才匮乏问题,在人口负成长的情况下,发展AI机器人取代传统“人养人”是未来趋势。
中媒第一财经11日报导,在中国人口老化、少子化的趋势下,“智慧养老”成为中国政协、人大“两会”期间热门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先前发布的国务院1号文件也把“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当作重要目标。两会期间也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此提案。
截至2023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2.17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5.4%。中国民政部长陆治原在“两会”期间的“部长通道”采访中表示,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快,未来将著力于打造健全养老服务系统。
- Advertisement -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人才匮乏是目前中国养老行业发展的痛点,无论居家养老或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人才数量短缺、年龄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张思锋认为,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替代传统“人养人”的劳力密集养老模式是未来发展趋势。
- Advertisement -
张思锋的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已开始使用智慧穿戴装置、远端监控,甚至AI聊天机器人。一位养老社区的居民表示,聊天型AI机器人能提供精神抚慰和时代连接,对上了年纪的老人特别重要。
张思锋表示,未来发展重点在研发中高阶替代人力的“五能”保姆机器人,即能做家事、能当秘书、能家庭理财、能与老人进行情感交流、能处理社会关系。此外还要发展能伺候病人、照护老人、小病能治、大病导医的家用陪护机器人。
他说,在中国人口负成长的情况下,发展智慧养老,以机器替代人力服务是未来可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