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精神科医师陈俊钦在他的著作《黑羊效应》中提到,所谓“黑羊效应”是一种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而其他好人袖手旁观,视而不见的现象。黑羊效应主要涉及三方,分别是黑羊,即无辜的受害者,通常什么也没做就被周遭的人群攻击;白羊代表多数的旁观者,虽然目睹黑羊受害的过程,但认为事不关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屠夫则是针对黑羊的加害者。
黑羊效应并非坏人欺负好人的现象,反而恰恰相反。它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也许你我都曾经历过。打个比方,校园霸凌事件常与黑羊效应有密切关联。一些学生因为在个性、兴趣、学术表现或行为等方面与主流学生群体有所不同,可能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这些个体往往被视为群体中的异类,引发其他同学的排斥和嘲笑。
网络的普及也让人们的社交不再局限于现实生活,而是扩展到了互联网。有些人因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独立观点,与主流意见不同,从而引发一些用户对他进行恶意评论,攻击其个性、外貌或观点。这个个体因为与主流群体存在差异,成为社交网络中的“黑羊”,引发恶意性攻击,形成一种负面循环。这种情况展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面对不同观念和行为时,往往容易通过排斥、嘲笑甚至攻击的方式来维护群体的一致性。
在职场中,黑羊效应的事件也屡屡发生。例如,新人因为能力出众而引发其他人的不满,从而受到排挤或打压;又或者一些人因升职加薪,被他人视为威胁其优越感和利益的对象,便会沦为黑羊。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通常会察觉到事情的发生,但为了避免与权威产生冲突,就会产生两种群体,即屠夫与白羊。此外,一些人提出新的理念或方法,与传统观点相悖,也可能在职场中成为“黑羊”。大家为了维护已有的秩序和利益,可能会对这位个体产生怀疑或排斥,使其在团队中陷入孤立的境地。
一个人对群体归属感极强的人,往往会趋向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行为,即便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为什么那样做。集体认同的强烈追求可能导致人们在行为选择及思考上失去独立性,仅出于追求共同性和避免异样目光的心理需求,倾向于从众。人们也常在无意识中去联合攻击无辜的人,从而获得满足感和优越感。一旦越多人加入其中,就会激发“从众心理”,哪怕一些人知道某些事情是错误的,但随大流的心态让他们选择保持沉默,导致黑羊孤立无助的情况发生。
黑羊效应的本质基于从众心理,意思是每个人都想要当好人,所以最后选择通过牺牲黑羊微小的利益以避免良心上的谴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各种声音的时代,这些声音在无时无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我们很容易因为他人的只言片语而不自觉地沦为白羊,或者在追求所谓的共识时丧失了我们原本的立场和底线,甚至成为不择手段的屠夫。只有极为少数的人有勇气打破黑羊效应所统领的群体意识。例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应对黑人歧视的事件中展现出的坚定立场,成为黑羊效应破局的引领者之一,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激发了更广泛的社会变革。
此外,书中也提到,当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善良的人在面对不公与冲突时选择保持沉默,表面上看似是一种无害的选择,但却是助长邪恶获得胜利的潜在条件。这种沉默往往使得那些不公正的现象在社会中蔓延,最终影响到整个群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这或许是对我们的一个启示: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为都在构建整个社会的基石,每一片掉落的雪花,其实都携带着一份责任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