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永秀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华人的春节又过去了,喜爱听民歌的朋友们一定听过这首歌《初一到十五》。是的,比起其他民族的节日,华人的春节算是最长的,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一连15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的人口不多,只有100多万,但是过春节的时候非常热闹。一到新年的时候,不管是白天或晚上,炮竹声不绝。
那时候我家在新加坡河岸的水仙门,面对着新加坡河。爸爸任职的商店就在新加坡河对岸。他的老板叫许瑞芳,住在桥南路一带的房子,春节期间爸爸总会带我们到他家里拜年。这位许瑞芳伯伯很是慈祥,对我们很好,经常招待我们吃饭,又给我们大红包。
在经过桥南路的时候,只见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很多人在放鞭炮。我还记得当时最长的鞭炮是从3楼的楼顶一整串落地的炮竹,一燃放起来连绵不绝的爆竹声响彻云霄,爆竹声音经过建筑物的反射,来回激荡声量更大,震耳欲聋。顶楼垂下来的鞭炮一燃烧起来差不多要10分钟到15分钟才停止,有些时候几家人或几间商店一起燃放,场面更是非常的壮观,围着看热闹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炮竹燃烧以后,地上就留下一大堆红色的纸屑,像一个个红色的小山丘,洋溢着春节洋洋的喜气,也染红了看者的心情。可见当时的人对春节是非常的重视。
那时候新加坡的人口不多,只有100多万,而且大多集中在市区里所谓的大坡和小坡一带。燃烧爆竹时也配合醒狮团精彩的表演。有时相邻的商店几对狮队同时采青,一时锣鼓喧天,万民同乐。人们从整年辛苦劳动、辛勤工作的枯燥刻板生活中解放出来,情绪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日中得以尽情的宣泄,一起欢庆这个节日。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简单朴素,很容易满足,平时省吃俭用,不随便花钱,到了春节的时候,才舍得买新衣穿新鞋。同时也祭拜祖先神明,购买各种祭品。根据传统习俗,除夕需要祭拜五牲,即鸡、鸭、猪、牛、羊五牲,不过牛、羊也可用鱼、虾代替。
从桥南路再过去一点的牛车水就更热闹了。桥南路这一带住的大多数是潮州人,牛车水一带却是广东人,广东人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春节的时候他们请来广东戏班,台下围了满满的人群。一边看戏,一边吃着手中的零食。有时候也燃放鞭炮和舞狮,一样的热热闹闹、到处红红火火。
也许是乐极生悲,1968年春节期间,新加坡各地的火灾有三分之一是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主要因为当时的屋子特别在乡区都是亚答屋,容易起火燃烧。1970年的元宵节,因为随意燃放烟花造成了6人死亡,25人受伤,56万多财物损失的悲剧。有鉴于此,新加坡政府在1972年宣布禁止春节期间燃放爆竹,在新的《危险烟火法令》下,私自燃放鞭炮可罚款2,000新币到1万新币,或半年到两年的监禁,或两者兼施。屡犯者还可能被施以最高6鞭鞭刑。本来热热闹闹热火朝天的春节,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
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这段时期,新加坡的社会趋向西化。1980年南洋大学被关闭,并入新加坡国立大学。1981年以后,新加坡的华校也相继消失。华文教育的式微,以及去华文化政策的成功,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无根的社会。加上春节禁止燃放爆竹,那些年的春节过得冷冷清清,一点气氛也没有。
也许官方也觉察到那些年的春节缺乏应有的气氛,1987 年起,由宗乡总会 、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及直落亚逸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开始联办“春到河畔迎新年”。节目有舞台表演、年货摊位及灯船等。举行“春到河畔”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华族传统,并将此传统传承给下一代。春到河畔几乎年年都在新加坡河畔举行。活动还有美食街、灯展、儿童游乐场、嘉年华会和舞台表演等。一些民间团体如华夏文化促进会也参与各项演出,邀请中国民间艺人及音乐家舞蹈家等前来表演,夜晚还有盛大的烟花汇演。
相应于圣诞节时的乌节路,牛车水也被打造成人们庆祝春节的地方。春节前牛车水张灯结彩,挂上许多与12生肖有关的动物灯饰,例如今年是龙年,就挂上许多大型的龙灯饰,以营造龙年的气氛。在春节前后几天,牛车水可说是人山人海,游人如鲫。而在春节期间,新加坡各地还有规模盛大的妆艺大游行。
华人从初一到十五,都有各自丰富的庆祝节目,例如围炉、到亲戚家里拜年、拜天公、捞起(吃鱼生)……一些文化团体也举办新春团拜、文娱表演等,一直庆祝到元宵节为止,有些团体甚至在元宵节以后仍然继续举行春节的联欢活动。
这些年来通过各地方团体的努力,春节慢慢热闹起来了。据知每年参观“春到河畔迎新年”的人达到100多万。由于新加坡是由四大民族:华、巫、英、印所组成的社会,每个民族各自的节日不可能占据太多的假期。所以华人春节在新加坡的节日只是除夕半天加上初一初二两天。不过虽然如此,大家对春节还是颇为注重的。这期间各大百货公司或市场,也乘机推出许多大减价或特别折扣之类的,这些商业活动无形中也推动了人们春节时的消费和加强了春节的气氛。
春节是华人传统的节日,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身为华人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把这个节日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