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王义展

陈子栋当年所用的闪光灯,每拍一个镜头就得马上更换一个灯泡。
《光华日报》前摄影记者陈子栋2月9日逝世,这位资深摄影记者曾经历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发生过的许多槟岛乃至全国大事,可说是大时代的见证者。
陈子栋在2015年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当年许多新闻图片都是在分秒必争,甚至冒着性命的危险拍摄下来的。
当时他重看这些老照片,目睹槟城沧海桑田及人事的变化,令他百感交集表示:“人生就像一卷边走边拍的新闻菲林。拍完了,也就定格成为历史了。”

陈子栋的女儿陈如丝周一(2月12日)受访时表示,当年其父工作十分忙碌,不但早出晚归,半夜一有突发事件,也马上冲出家门。
“尽管很难看到我的父亲,但是他是一个非常爱讲故事的人,也很爱交朋友,他经常都会与我们分享一些有趣的工作经历。”


“父亲总是骑着一辆青色的本田小狼(C50)到处跑,对于他自己的摄影作品,也一直很珍惜地完好收藏。”
“我爷爷也很热爱摄影(其实她爷爷陈成发是当年著名的摄影大师),我父亲自小耳濡目染,跟着我爷爷学摄影,20岁那年加入了《光华日报》担任摄影记者,沉浸于40多年的漫长摄影路,1995年65岁才退休。”
陈子栋40多年的摄影记者生涯,记录一位老报人对新闻事业的尽忠职守精神。

《光华日报》前总编辑王平松,当年是陈子栋的采访主任,他周一受访时说,以前采访部人手很少,记者只有七八位,而陈子栋那时是《光华日报》唯一的摄影记者。
“他可说是《光华日报》的活招牌,加上他在华社的人脉很强,无论去到哪里,大家都认得他,都知道这位是《光华日报》的摄影记者。”
他忆述,陈子栋经常被特派采访大事件,包括1989年12月2日,以陈平为首的马共中央派在泰国合艾,与泰国和马来西亚政府签署《合艾和平协议》,结束了马共长达41年的武装斗争,陈子栋是现场的摄影记者。

“陈子栋所拍摄的黑白照新闻照片,还有一张惊心动魄的火车巴士相撞惨剧。那是1981年11月27日凌晨,一辆来自亚罗士打的巴士,在威中峇东丁宜附近与一辆载货火车相撞酿成19人丧生,陈子栋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摄影记者,拍下了轰动全国的照片。”
王平松指出,陈子栋是一位对新闻事业鞠躬尽瘁的新闻工作者,经常半夜三更跟他一起出动报道警方的肃清行动,每次发生重大事件,他也是第一时间赶抵现场,而且新闻嗅觉和人际关系都很强。